典型的案例是,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期間,有酒類電商甩出了售價699元的茅台,遠遠低於茅台集團的出廠價,茅台酒的市場價格體係瞬間被擾亂,茅台集團很快發表聲明,與酒類電商劃清界限。到了11月17日,如家快捷酒店宣布把酒店產品從“去哪兒網”全部下架,稱“去哪兒網”以低於協議價的價格銷售,擾亂了公司價格體係。
電商價格戰引起的糾紛越來越多。實際上,消費者每天在天貓、京東商城上捕捉到的超低折扣商品,很多是價格戰的產物。傾銷,對於賣家而言,無任何利潤,但是可以博得點擊率、知名度和排行榜。A家以99元的折扣價銷售,B家隻能以89元跟進,C家被迫以79元接招,D家硬著頭皮祭出69元……如此往複,價格戰永無休止,它在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福利的同時,也成為今天的電商揮之不去的魔咒。
對此,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公開開炮:“電商就是一場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革了經銷商的命,革商場的命,革工廠自己的命。”
一篇《淘寶不死,中國不富》的文章在微信上瘋傳:“小商家現在快死光了,剩下的廠家、大商家們還在血拚,沒辦法,不拚就得死,誰都不肯退出,盡管現在已經是非常低的利潤了。”“淘寶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和貪婪,讓我們把原本合理的行業搞成了惡性競爭,無休止的惡性競爭,最後影響整個中國的各個行業。”
由於除了阿裏巴巴等少數幾家帶有壟斷l生質的電商平台獲得高額利潤,其餘絕大部分企業都慘淡收場,因此,馬雲成為中國大陸的新首富,可以被視作“一將功成萬骨枯”。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阿裏巴巴高達44%的淨利潤是說不過去的,他打了個比方:“開菜市場的人賺了錢,結果那些賣菜的人和種菜的人沒有賺到錢。”
不過,“買菜”的人畢竟是賺到了。不計成本的價格血拚,令80後、90後消費人群尤其獲益,這就是“雙十一”為什麼讓年輕人拚紅了眼的原因。對此,自由市場派經濟學家陳誌武指出,不能因為京東、蘇寧、國美在相互砍價就被視作“惡性競爭”,或許這種價格戰會擠掉國美,但這種“創造性破壞”對社會、對老百姓是利好。
美國電商現狀如何?
根據多家權威統計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實體產業所受到的衝擊,遠遠比不上中國實體產業。在我國,電商革命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對某些傳統行業甚至是毀滅性的。在美國,電商渠道卻成為了傳統實體產業的有益補充和改良劑,沃爾瑪、百思買、家樂福、達爾蒂、麥德龍等實體商場品牌均比較順利地實現了轉型,在電商時代存活得不錯。
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地區的消費者並不像中國內地居民高度依賴網絡購物,相反,他們更多保留了到實體店購物的體驗習慣。為什麼?根據郎鹹平的分析,是因為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地區的傳統商業生態比較健康,稅負較輕,地租也較合理,商品價格並不畸高,與網上售價差距不大,在這種條件下,消費者仍然願意到實體店享受購物體驗。據此推斷,如果政府推出足夠力度的稅費減免政策,卸掉實體產業的負擔,能否形成實體產業與電商行業的共生共榮呢?
美國電商產業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全美排名前十位的電商平台中,有九家是從傳統企業轉型而來,這與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在中國的十強榜單中,九家是純電商企業,隻有一家是傳統企業,例如,天貓、京東商城、亞馬遜、QQ商城、當當網、凡客誠品等都屬於純電商,隻有蘇寧易購一家是傳統企業創辦,這顯示中國傳統實體企業麵對新興電商企業暫時處於近乎“完敗”的局麵。
這種局麵能否逆轉?中國電商格局會否演變成美國式?對此,有業界權威人士預測,下一輪電商爭霸賽的贏家,很可能是傳統企業。因為,一旦海爾、萬達、蘇寧等實體優勢顯著的傳統企業緩過勁來,找到了一條固有優勢與電商平台更好的結合方式,阿裏巴巴是有可能被擊敗的。
在商業大變局中,永遠沒有常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