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快樂的人
羅根·皮爾索·史密斯將許多哲理融於一句話當中,他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兩件事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去得到你想要的,第二件事則是如何在得到之後好好地去享受它。但是,隻有最聰明的人做到了後者。”
你想不想知道,即使在廚房的洗碗槽內,也會有令人心情激蕩的情景發生?如果你想的話,我建議你去看一本談論令人不可思議的勇氣,以及給人精神鼓勵的著作,書名叫做《我要看》,是由包希爾·戴爾所寫的。
這本書是由一位眼睛幾乎可算是全瞎的婦人所寫的,她的眼睛處在這種狀況已有半個世紀之久了。她在書中寫道:“我隻有一隻眼睛,而且還被嚴重的外傷給遮住,僅僅在眼睛的左方留有一個小孔,所以每當我要看書的時候了,我必須把書拿起來靠在臉上,並且用力扭轉我的眼珠從左方的洞孔向外看。”
但是,她拒絕別人的同情,也不希望別人認為她與一般人有什麼不一樣。當她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她想要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踢石子的遊戲,但是她的眼睛卻看不到地上所畫的標記,因此無法加入他們,於是,她就等到其他的小孩子都回家去了之後,她就趴在他們玩耍的場地上,沿著地上所畫的標記,用她的眼睛貼著它們看,並且,把場地上所有相關的事物都默記在心裏,之後不久,她就變成踢石子遊戲的高手了。
她一般都是在家裏讀書的,首先,她先將書本拿去放大影印之後,再用手將它們拿到眼睛前麵,並且幾乎是貼到她的眼睛的距離,以致她的睫毛都碰到了書本。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她還獲得了兩個學位,一個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美術學士,另一個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美術碩士。
在她得到學位之後,便開始在明尼蘇達州雙生穀的一個小村莊裏當教員,後來升為南達科塔州蘇瀑城奧古斯塔學院新聞學與文學的副教授,她在那裏教了十三年的書,其間,她經常在婦女俱樂部演講,以及在廣播電台介紹文學著作與作家。她繼續寫著:“在我內心深處,一直存在一種害怕麵對黑暗的恐懼心理,為了要克服它,我就用愉快的,而且是幾近歡鬧的心情,去過我自己的生活。”到了一九四三年,那時她已五十二歲了,也就在那個時候發生了奇跡,她在瑪亞診所動了一次眼部手術,沒想到卻使她的眼睛能夠看到比原先所能看到的遠四十倍的距離。尤其是當她在廚房做事的時候,她發現,即使在洗碗槽內清洗碗碟,也會有令人心情激蕩的情景出現。她又繼續的寫著:“當我在洗碗的時候,我一麵洗一麵玩弄著白色絨毛似的肥皂水,我用手在裏麵攪動,然後用手捧起了一堆細小的肥皂泡泡,把它們拿得高高地對著光看,在那些小小的泡泡裏麵,我看到了鮮豔奪目、好似彩虹般的色彩。”
當她從洗碗槽上方的窗戶向外看的時候,她還看到了一群灰黑色的麻雀,正在下著大雪的空中飛翔。她發現自己在觀賞肥皂泡泡與麻雀時的心情,是那麼的愉快與忘我。因此,她在書中的結語中寫道:“我輕聲地對自己說,親愛的上帝,我們的天父,感謝你,非常非常的感謝你!讓我們來感謝上帝的恩賜,因為他在讓你失去的同時,會讓你得到更美好的東西。”
貓頭鷹的墓誌銘
華特是城市裏出生的男孩,父親是一名建築商。他還未滿5歲,父母就從芝加哥搬到密蘇裏州馬塞林市附近的一座農場。在那裏,華特第一次接觸到了死亡。
華特7歲那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正好是小夥子到外麵去尋幽探勝的好時節。從一叢柳樹過去,就是一座蘋果園,華特看見那裏一棵樹的低枝上,正棲息著一隻貓頭鷹,顯然是在熟睡。
這孩子愣住了。他記得父親告訴過他,貓頭鷹白天休息,夜晚才出去獵食。如果把這隻好玩的小鳥拿回去作為寵物,那該多好啊!隻要華特悄悄地走過去,不驚醒它,一把將它抓住就行了。
小華特逐漸走近,最後抓到了鳥的兩條腿。但是貓頭鷹突然驚醒,勁力比華特所見過的任何動物都大。它撲騰翅膀,眼露凶光,驚惶大叫,拚命想掙脫孩子的手。華特大吃一驚,但是仍緊抓著不放。
接著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怎樣發生,現在很難想象。不過在某一個時間,這個仍然緊抓著那隻驚惶小鳥的驚惶孩子,突然把它摔到地上踩死了。一場鬥爭過後,華特望著地上的一攤鮮血和一堆淩亂的羽毛,連自己也不能相信。於是他哭了。
華特跑出了果園,但是稍後又再回來,埋葬了這隻他原先想當作寵物飼養的貓頭鷹。此後數月中,這隻貓頭鷹常在他夢中出現
他為此事感到慚愧,直到多年之後才肯將此事告訴別人。但是。這時世人已經饒恕他了。因為在那個令他難過的夏天,華特已悟出了生命的意義——從此再也不肯殘害生靈了。
雖然那隻小貓頭鷹不能複活,可是它的死亡卻使無數動物得到了永生。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一位7歲男孩為了補償他的無心之過,於是開始繪畫各種動物,任由它們在森林中自由活動。這麼一來,他也擁有了它們。這些動物在華特無與倫比的不朽藝術中,得到了永生。
化險為夷
聖誕節前夕,天空烏雲密布,最後一批顧客正在匆匆忙忙趕回家去。然而南二街上的舊鍾表店內依然燈火通明,滿頭銀發的店主雷正在調整壁爐鍾內的樂鍾。
8點整,瑞士工匠製造的杜鵑和跳舞人從時鍾的小木屋中跳出來,好像對其他幾十座時鍾示意,不能讓“點”無聲無息地過去。頓時,所有的鍾都敲打起來,如同進行“大合奏”。
雷自幼雙耳失聰,這時正彎著腰在工作台前幹活。他對這一切都無動於衷,一直到他感到威斯敏斯特大鍾的鍾聲所傳來振動,他才抬頭仰望著這些時鍾。這些座鍾分別鑲在櫟木、紅木和櫻桃木製的鍾框中,鍾上的羅馬數字和雲形指針閃耀著已逝歲月的尊嚴。
雷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他童年時在加利福尼亞,一位老鍾表匠先給雷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的鍾去練習修理,然後逐步讓他修理鐵路用鍾、手表、標準鍾和裝有樂鍾的大鍾。
他和也是雙耳失聰的愛妻黑茲爾日積月累地收集修理舊鍾所需要的舊零件,又把這些“寵物”從過分擁擠的居室搬到鬧市的店鋪中去。他們兩人工作得非常協調,他修理機械部分,她擦洗鍾框,有時還得修整鍾框的表麵。
雷幹完了活,站起來朝後室走去,這時他頸後部突然感到從前門襲來的一陣冷風。
他轉過身去接待最後一位顧客。但是,當他看到兩個男人時,長期培養起來的敏感告訴他來者不是顧客。那兩個人身著派克上裝和牛仔褲。一個30多歲,另一個近50歲。年輕人留在店門旁,年長的兩眼露著凶光朝櫃台走來。雷一邊慢騰騰地把記事本和鉛筆推到櫃台台麵的另一端,一邊盡力不露聲色。抑製著愈來愈強烈的不安情緒。
雷朝那張繃緊著的臉微笑了一下,然後用手指指自己的耳朵,搖搖頭。那人仔細觀察記事本,那張繃緊著的臉露出一絲吃驚的神情,然後轉過身去對他的同夥咕噥了幾句。
雷乘機仔細打量那人,特別注意到那人插在上裝右口袋中的手,那隻手在不安地顫抖著,暴露來者的不良企圖。他怒火中燒,但內心有一低語把怒火壓下去了,這低語就是“要鎮靜”。於是他在記事本上寫道:“我能幫助你嗎?”這時那人第一次正視雷,並微笑了,然而這微笑充滿著冷嘲熱諷。這時,雷也明白那人為什麼把他的同夥留在門口,而且看上去這兩個人像正在準備鋌而走險,於一些他們日後會後悔莫及的事。
鍾嘀嗒嘀嗒地響著。雷不慌不忙地又寫了一句:“你是來當鍾表的嗎?”於是他指指放滿掛表和懷表的“當”櫃。雷不是典當商,但是,每當他看到一些人把他們心愛的東西放在他麵前要求典當時那種可憐的模樣,就於心不忍收下了。而當貨主來取還時,這些東西總是原封不動還在雷那裏,並且貨主隻需付給雷收貨時付的價錢,不付分文利息。
這時年長的那人稍許放鬆了些,把手從口袋裏抽出來,仔細看了一下自己手腕上的表,就寫道:“這塊表你將給我多少錢?”
雷發現在他麵前的那雙灰眼睛流露出窘迫的神情。那塊表很普通,不過此時卻擁有巨大的力量——這是討價還價的工具,擺脫困境的出路。雷明白窮途末路把這兩個人帶到了他的店中,於是他問道:“你需要多少錢?”記事本上寫的答複是:
“值多少就給多少。”
雷把手伸進錢箱,拿出一張50美元的鈔票塞在那人的手中。兩人緊緊地握了一下手,通過這一握手,他們互換了同情和感激。兩人都明白這塊表不值50美元。那人在轉身離去前寫道:“一旦我有了錢,我會馬上來贖。祝聖誕節快樂!”
這段插曲持續了半個小時,在時鍾的一片讚許中落幕了。親眼目睹整個過程的時鍾如此熱情地敲打起來,甚至連雷都認為他能夠聽見鍾聲。美妙的鍾聲充滿著希望。在南二街小鍾表店裏站著的三個人都感受到永恒的祝賀——“願世界永久和平,祝人們幸福。”
信用
16世紀末,為了打破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印度洋航線的壟斷,同時也為了攫取更大的利潤,荷蘭人試圖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通往中國和東印度群島的航線。
1558年,荷蘭人組織了一次探險航行。在這次航行中,威廉·巴倫支成了舉世矚目的英雄,北冰洋西麵的海洋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讓人們久久難以忘懷的並不是巴倫支那傳奇般的探險經曆,而是那些無名水手的誠實與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