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園林兩側的小路可以緊湊狹窄一些,但園林中央的小路則不能這樣布置,它應該既寬廣又美觀。至於園林的正中心部位,我覺得最好有一座小山。在四周可以鋪設一些寬度能容下四人並行的山道,直通頂端。這些山道應由三級階梯構成,而且在每一層階梯的上麵要留出一小片平地。山道應當被設計成環形,圍繞著小山。而且,山道的周邊不要出現任何屏障和建築物。這座小山的最佳高度為30英尺。山上可以建造一間布置考究的宴會廳,廳裏不適合布置過多的玻璃窗,但一座精致整潔的壁爐卻是很有必要的。
水泉是既美麗又讓人賞心悅目的東西。不過,水塘產生的效果卻與之相反。水塘招來的青蛙和蚊蠅,會使得園林的衛生環境變差,破壞人們的好興致。水泉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向外噴湧的泉水;二是,蓄有泉水的方形水池,邊長大約為三四英尺,但不要有淤泥,不要養魚。觀魚是不錯,但不利於水的潔淨和空氣的清新。
目前,對第一種水泉進行裝飾時,人們多用鍍金或是大理石雕像。這種做法的效果很好,但其關鍵問題是怎樣保持泉水流動得暢通。假如泉水在蓄水池或水槽中停留過久,便有可能受到汙染,出現紅色或是綠色的泉水,甚至可能致使水中出現苔蘚等其他汙物。因此,安排人員每天進行清潔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水泉下鋪設石階,並在周圍地麵上鋪設一些別致的石塊都是不錯的主意。
對於第二種水泉,我們可以稱之為“浴池”。我們很多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在這裏實現,它能呈現出各種美景。簡單來說,不管是水泉池底和池邊,都應精心鋪砌,不僅要鋪砌出圖案,還要用彩色玻璃之類能折射出光彩的東西,作為裝飾。同時,還可以用雕像作為水池周圍的圍欄。無論如何進行裝飾,第二種水泉也存在跟第一種水泉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怎樣讓泉水順暢地流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將水源修建在地勢比水池高的地方,借助美觀大方的水管,將泉水運送到水池中。而後,再利用等距的水孔和地下水管將其排走,保持泉水的流動不止。當然,在那些精巧設計的作用下,泉水或是劃出彩虹一般的曲線,重新落入池中,或是向上噴射出羽狀、酒杯、華蓋等各種形狀。不過,這些僅是供人觀賞的美麗景致罷了,並非對養生有益的山泉。
對於園林最後一部分的草莽,我認為把它布置成荒野即可。除了有幾叢野薔薇和忍冬,栽種一些野葡萄之類的植物混在其中以外,沒有必要再有其他任何樹木。至於地麵上,則可以種植一些香堇、楊莓和櫻草。這幾種花草不僅能在陰涼處旺盛地生長,還能散發出芬芳。在栽種它們的時候,根本不用拘泥於次序,隻是隨意栽種,散布於草莽之中就好。我很喜歡草莽上有一些鼴鼠丘之類的小土堆,這會使這片草莽之地更接近荒野。在這些小土堆上,還可以栽種野生百裏香、石竹或是開放著漂亮花朵的真金草;像長春花、香堇、楊莓、野櫻草、雛菊、紅玫瑰、鈴蘭、紅石竹以及熊掌花之類的花草。盡管這類花草並不名貴,但它們既美麗又能散發香氣,最適合在園林中的草莽之地栽種。另外,其中一部分小土堆上,也可以種上一些直立灌木。其他一部分就不用了。玫瑰、杜鬆、冬青、伏牛花、紅醋粟、桃金娘、迷迭香、月桂、野薔薇等等都屬於直立灌木。其中,伏牛花的氣味太過濃鬱,可以點綴性的種上幾棵。不過,這些灌木很容易長得太淩亂,所以有必要時常進行修剪。
在園林兩側的空地處,可鋪設大小不一、各種類型的幽靜小路。其中,一部分小路要修建在陰涼處,完全避開陽光;另一部分小路要有避風的功能,就算園林外狂風大作,走在這樣的小路上也絲毫不受影響,就像走在封閉的長廊中那樣。在能夠遮陽的小路的兩端,應該修建能夠避風的籬笆牆。而第二種能夠避風的小路,則必須用卵石鋪砌,並確保路麵上不會長出花草,以避免行人的鞋襪被花草上的露水打濕。在大部分的小路邊上,應該種上各類果樹。不管是靠牆而栽,還是獨自成行,都可以。一般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些果樹的邊緣不要過高,不要大起大落,因為隻有保持寬闊低矮,才會顯得美觀大方。當然,也可以在其中栽種些名貴的鮮花作為點綴。要想防止它們跟果樹搶奪養分,可以把這些花種得稀鬆零散一些。
我認為在兩側空地的盡頭,應該分別有一座小山。不用太高,隻要人站在上麵時,胸部的高度能跟園林圍牆的高度齊平即可。這樣一來,人們隻要登上小山,就可以將四周田野的風景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