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庫斯.呂佩爾茲的藝術觀看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
學術論壇
作者:劉雨雄
【內容摘要】馬庫斯·呂佩爾茲在德國藝術史上的地位極其顯赫,作者對他進行了一次訪談,這次的訪談內容主要是圍繞呂佩爾茲的藝術觀來看德國的新表現主義繪畫。
【關鍵詞】新表現主義狂歡象征符號性
一、“新表現主義”的概念問題
20世紀80年代,德國新表現主義盛極一時。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有呂佩爾茲、伊門道夫、巴塞利茨等。①筆者選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呂佩爾茲加以論述。
對於“新表現主義”的概念來說,呂佩爾茲認為它與20世紀20年代的“表現主義”並無多少聯係,因為他們這批畫家並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沒有經曆也不會體味到那個時代的社會苦難的狀態。他指出,他們的繪畫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曆史感隻是來源於繪畫本身,他們隻是想讓自己的繪畫具有衝擊,充滿活力。繪畫的現實意義在於繪畫本身,隻有繪畫本身才是永恒。那麼在呂佩爾茲看來,藝術家雖然也肩負著社會責任,但是,從曆史和藝術的雙重角度來說,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僅僅是一部作品,可能作品之中加入了藝術家個人對於曆史的暗示性或者紀念性,但是繪畫作品僅僅是繪畫本身。呂佩爾茲認為:“藝術是對世界的再現,而藝術家則要對世界做出有關藝術的解釋,但是這種解釋,隻需要藝術家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表現出來,而無需進一步再進行闡釋。”②
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呂佩爾茲認為,藝術家也具有社會性,也是正常人,他們也不是遊離於社會的“異類”,並且他們從事繪畫行業,在繪畫方麵肯定是有異於常人的天賦。那麼,不管欣賞者或是媒介存在與否,藝術家也都會遵循自己的創作內心,去完成自己的作品。呂佩爾茲認為,藝術家並不用擔心自己的繪畫作品會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在他看來,藝術作品會不會被社會認可,並不代表作品本身的質量,這隻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
他覺得,他筆下的藝術作品所呈現出來的那種狂熱隻是為了繪畫活力展現的需要。呂佩爾茲從不願闡釋自己的藝術作品,他本身也並沒有太注重那種現實意義的闡述。他認為,如果一個藝術家對世界、對藝術的理解是錯的,他的藝術表現力不夠準確和強烈,很難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對藝術境界解釋與挑戰也極有可能失敗。那麼藝術家的成敗與否,在欣賞者看來也無關輕重,欣賞者隻是在觀賞作品時產生一些感受,但是藝術家隻有自己承擔社會的責任。
二、“美”與藝術創作
在關於美與藝術創作的關係上,呂佩爾茲認為,“美”對於藝術創作來說已不是一個概念的問題,這種“美”可以說是一種“美感”,而這種“美感”是伴隨著藝術創作者的創作體驗不斷變化的;對於藝術欣賞者來說,這種“美感”也是不斷變化的,一幅藝術作品可能有諸多評價,這就跟藝術欣賞者的個人修養、藝術水平相關。所以在他看來,不管是對於藝術創作者的創作,還是藝術欣賞者的欣賞來說,藝術中的美都是一個動態的延續,而非靜止狀態。
那麼,在藝術家進行創作中,一定要抓住自己內心的情感,不斷修正自己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先不說完美與否,首先是自己內心要認可,這樣的作品往往容易成為經典。同樣,作為欣賞者來說,在評判一件作品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件作品所處的整個大背景,要理解繪畫作品的真實狀態,從而在欣賞實踐中發現藝術作品的美。③
呂佩爾茲進一步提到,完美並不存在於現實當中。那種在藝術繪畫當中的缺憾反而會為藝術家的下一步創作提供契機。而我們所說幸運與完美隻是一個借口,那種感覺隻有在幻覺中才出現。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其實是非常艱辛的,他們隨時麵臨困難,隨時可能迷失、彷徨,有時候甚至出現懷疑、憂鬱。他們在不同的層麵,不同的情境下忍辱負重,苦苦支撐。他們還要不停地去聽取媒質或者觀眾的意見、建議,甚至遭受質疑。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總會艱難,隻要度過苦難期,藝術家就會有一個突破式的飛躍。
所以我們在欣賞一幅作品的時候,不僅要站在一個評判者的角度,更應該以一個關心的姿態來接觸作品。隻有這樣,才能更加真實地認識作品,體會創作者的那種心理狀態,才能進一步體會到藝術作品中的“美感”。藝術創作者內心的信念對於藝術作品尤為關鍵。藝術家要想取得成功,獲得自己心靈的滿足,就必須經受住磨難,堅定自己內心的那種對於藝術熱愛的信念,並執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