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概論”之藝術的發展
學術論壇
作者:劉丹寧 劉丹青
【內容摘要】藝術概論的精髓在於係統地揭示藝術的本質和規律,為人們欣賞藝術提供技術性指導。文章就藝術概論中藝術的發展這一內容,從藝術發展的生活性、社會性、不平衡性及對各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四個方麵進行的探討,力圖通過對藝術發展的研究,以對藝術的審美教育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使人們在探索藝術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關鍵詞】藝術概論藝術的發展藝術的審美教育
藝術概論作為藝術院校學生必修的基礎理論課程之一,主要研究的是藝術活動的基本規律,即“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通過對藝術活動進行探究和分析,藝術概論揭示出藝術的本質與規律,借以指導人們如何進行藝術鑒賞及研究,以提高個人藝術欣賞水平和修為。①
一、藝術發展的生活性
古書《禮記·樂記》中記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也。”何為“音樂”?音樂就是心有感於物而動,並由“聲”表現出來,“聲”按照一定方法及規律變化成為“音”。隨“音”的節奏配以樂器、歌舞,叫做“樂”。“音”加以“文”化,產生音樂。由此可見,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與人類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隻是音樂,任何一門好的藝術作品的形成,無一不是對生活的體驗,無一不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積澱,無一不是與自身的民族文化血脈相連,譬如美術、建築、宗教、舞蹈等。關於“藝術產生”的學說(模仿說、遊戲產生說、表現說、巫術說和勞動實踐說)就很好地揭示出藝術與社會生活的這種必然聯係,雖然每種說法都不能盡善盡美,但其還是向人們解釋了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具有主觀性。
二、藝術發展的社會性
自藝術產生開始,藝術與社會的興衰便緊密聯係在一起,時代特征極其顯著。以我國封建社會最為鼎盛時期的唐朝為例,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成就了古代中國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不可撼動的地位。這時,國家統一穩定、經濟繁榮、政治文明、文化多元,對外交流頻繁,湧現出一大批文采斐然的詩人,如李白、王維、孟浩然等。這時期他們所創作的詩篇博大而超逸,意境之深遠、性情之豪放,處處體現盛唐之風。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者雖對經濟發展進行整頓、力挽狂瀾,但是畢竟元氣大傷,社會矛盾逐漸暴露,人民群眾與統治階層的鬥爭日益嚴重,盛唐逐漸走向衰落,便開始有憂國憂民的詩以反映百姓疾苦生活。“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的一首《蜂》借以諷刺上流社會剝削百姓、不顧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現狀,是諷刺現實的真實寫照。此時唐朝詩壇上,以李商隱、杜牧為代表的詩人以現實主義和和犀利的筆鋒在唐朝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這些例子都說明,藝術來源於社會、根植於社會、發展於社會,因此,藝術的發展可以看成人們對社會的理解的變遷。
三、藝術發展的不平衡性
藝術發展的不平衡性是由多方麵因素決定的,包括生產力、生活環境、政治主張、地域環境、社會曆史和經濟水平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雖不是絕對的,但從根本上決定了藝術的發展和演變。從史前時期到21世紀,藝術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人類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便不會有藝術創作,比如,原始社會人類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才會有用獵物骨頭做的手鏈等裝飾品。藝術是為人類的生活而服務,如穿衣從最初的遮體到後來的款式各樣,但藝術又與生活不同,如鼎在用於烹飪的同時也象征著政權。藝術發展的不平衡也表現在不同的政治主張下藝術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現,如受各個朝代的影響,每個朝代的服飾、繪畫、音樂均有所不同;藝術的發展還受地域環境的影響,如南方的粉牆黛瓦、北方的紅牆黃瓦等。19世紀俄國在農奴製和沙皇專製主義殘存這兩種體製下不同藝術形式的共存,則是藝術在社會曆史和經濟水平下發展不平衡的比較典型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