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理念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
學術論壇
作者:盧立波 劉金花
【內容摘要】旨在給予學生一定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促進自我完善,達成一個“人”和一個“公民”的培養理念的通識教育,自我國實施以來,以通識課程開設為主要實施路徑的方式,在部分學校部分學科確實收到不少效果,但也明顯存在“三不願”問題。校園文化建設主要通過精神陶冶,打通通識教育的“根”,以更好地汲取營養,以物質、行為、製度和精神文化建設為“管道”,輸送到人發展的各個枝葉,解決實踐中通識教育理念實施不理想的問題。
【關鍵詞】通識教育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
一、通識教育:還原教育的本質
約翰·S·布魯貝克在《高等教育哲學》一書中指出:“教育本身和受教育的狀態就是普通教育的主要目的。有用性,即使是重要的話,也不過是一種副產品。”①布魯貝克的觀點也就是說在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通識教育是最根本的,在於培養全麵發展的人。雖然培養的這種人也將在社會中獲得一定的職業,為社會做出一定貢獻,但是通識教育絕不能以此作為結果而實施。通識教育“抱著知識一體化的想法,希望深入知識的根源,以使每一個個別的職業在整體的科學之中找到它的根”,②通識教育在於以開放性廣博地吸收社會各個領域的知識,給人以有關原理原因的知識,教給人如何去思考,給人以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通識教育不以“某個人”或“某些人”為教育對象,而以所有人為教育對象;不在於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陶冶和訓練,而在於關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諧發展,即以培養負責任的社會人和國家公民為目標;不以職業性、功利性的知識為教育內容,而是以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為教育內容。
二、通識教育實踐
現在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育的高度專業化,局限於一門狹窄的專業知識,學科之間的壁壘森嚴,過度強調實用性,結果出現“教育過度”的現象,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對高層次的人口需求極度增長,但是存在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失業的“反常現象”。反思現在大學的專業教育,通識教育被加以重視,其理念也得到廣泛認同,但是實施的效果並不成功。我們知道大學裏最基本的活動是教學,而在教學中課程是最主要的載體。我國通識教育的實踐主要是通過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來開展的。但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我國這一通識教育實踐不斷顯現出很多問題。在我國台灣,努力推行通識教育理念的沈君山校長有“沒有人願意去管”“沒有教授願意去教”“沒有學生肯花精力去聽”的“三沒有”之歎。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麵說明現在通識教育課程在實踐中的困境。
第一,“沒有人願意去管”。
說到底還是教育的功利性。首先,有些大學領導對通識教育的理念、本質認識不清,以實用主義為導向,把教學資源都投向教學效果見效快的專業教育,對旨在培養“人”的通識教育不屑一顧。即使看明白了通識教育理念,但由於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知識的廣博性,這種知識的廣博不是學科知識的簡單相加,需要專家整合知識結構,還需要有一定能力的教師來授課,所以,通識教育實踐是一項需要很多資源的重大工程,還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根據實際進行不斷的調整。而現在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資源短缺,再加上通識教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悄無聲息的,短期內不會看見什麼成效,並且這種成效也不是那麼容易被評定的,所以很多領導對通識教育課程的開設采取了“無視”的態度。
其次,學校領導麵對課程改革的壓力,在不情願的情況下還是開設了通識教育課程,但多是不同課程的“大拚盤”,是專業課程以外的簡單羅列,缺乏係統的知識結構,是從一門狹窄的課程學習到另一門更狹窄課程的學習,很少能發現知識之間的聯係。例如,我國很多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開設就是在專業必修課以外開設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所謂公共必修課包括作為工具的英語和計算機,還包括一係列的思想政治課。所謂公共選修課就是簡單的“理科的學生選修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課程,文科的學生選修理工科的課程”。這種簡單的課程羅列,再通過“填鴨式”的教育是偏離通識教育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