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沒有教授願意去教”。
通識教育課程的開設對授課教師的授課技巧和技能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他們麵對的是對開設課程“不專業”的學生,對課程內容知之甚少,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要合理設置課程結構,加強知識之間的聯係,有利於知識的遷移。這些都需要教師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我國,很多高校是由一些年輕的、沒有太多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這項任務,相對於他們專業的學生,他們不願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選修課上,而更願意將精力放在自身專業課的研究上,從而獲得專業晉升的機會,他們認為,在“通識教育”中獲得的獎勵和回報少。從而在選修課的教學中,教學態度不認真,對學生不負責,工作不積極,在教學中教師曠課、遲到、早退是常有的事。
第三,“沒有學生肯花精力去聽”。
從學生方麵來說,學生把在專業課以外開設的選修課看成一種負擔,和專業課相比來說是無用的。“隻有被靈魂所接受的東西才會成為精神瑰寶,而其他含混晦暗的東西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人,隻能自己改變自身,並以自身的改變來喚醒他人,而在這一工程中如果有絲毫的強迫之感,那效果就會喪失殆盡”。③當成負擔的一種知識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培養完人的目的,不論是現在還是在將來,也許在將來麵對職業調換時,學生才會感覺到知識和能力的欠缺。麵對這種負擔,學生的做法多是:他們選擇選修課的標準往往不是根據課程本身的內容、根據自己的興趣,而往往是授課時間是否方便和是否容易得到學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校給他們更多選擇機會時,自己卻讓機會溜走了,這在我國的高校中是很普遍的現象。
“任何通識教育教學都無法克服一個缺點:無論一種課程的知識麵有多廣,其仍然是從知識總體中挑選的一小塊而已,因此,僅僅通過課程就不可能達到通識教育所要求的那種理想的‘廣度’。”④“通識教育”是讓學生學習不同學科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不同專業知識的填充,更多的是知識內的精神的內化,是情感的成熟、品位的提升,是需要長期的細細品味才能得其奧妙的“無形之物”。這種精神的內化和陶冶是以課堂上獲得的知識為基礎。“有時候營造一種教育氣氛和適宜的環境可能比上一門通識教育課程更有效果”⑤,通識教育不能簡單地傳授給學生,更不能強迫給學生,重要的是提供一種寬鬆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行“通識教育”精神的陶冶。在這種環境下,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流,從中達到擴展知識,領會不同的思維方式,校園文化就應給學生提供這樣的一個平台。
三、大學校園文化建設
(一)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校園文化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是指全體師生員工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培養形成的並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範。大學校園文化是一所大學在長期的教育辦學實踐中,經過積累、沉澱、創造、選擇,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其是指在大學這一特定社會空間內工作、學習和自由生活的師生員工曆史形成並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念,以及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觀念形態上的具體化,是大學區別於其他社會組織的重要標誌。校園文化建設就是由一種“自在的文化”通向“自為的文化”的橋梁。所謂“自在文化”就是尚未被組織成員自覺建設的文化。所謂“自為的校園文化”是指那種學校的領導者根據教育方針有意識地倡導和扶植的優性文化,批評和糾正那些劣性文化,使校園文化不斷提高和完善。
(二)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通過加強非課堂教育(即隱性課程)從而促進課堂教育(顯性課程),隻有把課堂教育和非課堂的實踐教育結合起來,才能促進通識教育理念的實現。校園文化建設是通識教育理念實施的手段,校園文化不能僅僅置於一種簡單的文化氛圍中,也不能僅僅作為簡單的校園環境,要以實現通識教育理念為目的,使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我們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使通識教育理念滲透或附著在校園文化各種文化載體及其行為主體身上,使人能切實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其透視出獨特的校園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