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的評價體係研究
學術論壇
作者:王恒欣
【內容摘要】關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的評價體係研究,是一個全新而又重要的課題。文章對評價體係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體性,以及對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的評價體係的建構與運作做出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專業評價體係必要性可行性具體性
近年來,全國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如雨後春筍,方興未艾。而關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的評價體係的研究,則相對滯後。但這一研究是一個全新而又重要的課題,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勢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一、關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評價體係研究的必要性
關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的評價體係研究的第一層麵,是這項研究的必要性。因為隻有充分明確地認識到這項研究的必要性,才能夠真正地將這項研究落到實處、進行到底。
所謂“評價”,又稱“評估”,是指“評論貨物的價值;還價。《宋史·戚同文傳》:‘市物不評價,市人知而不欺。’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價值。”①所謂“體係”,是指“若幹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互相聯係而構成的一個整體”②。例如“防禦體係”“思想體係”等。而“評價體係”,則是關於對人物或事物評價中若幹有關事物或意識互相聯係而構成的一個完整的整體。由此可見,關於目前藝術相關專業各類比賽的評價體係,其涉及的內容廣、觸及的層麵深、要求的水準高。
“評價”與“評價體係”作為新概念和新理論、新方法,是改革開放以後傳入我國,並得到廣泛應用、取得顯著效果的,可以說,“評價體係”在我國是一種新生事物和新理論、新方法。
“評價體係”最早源於西方的“教學評價係統”,是在西方現代教育中形成和發展的一種新理論和新方法。其曆史大致經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測量運動階段”,自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其特點是以測驗的客觀化和標準化為重點;第二階段是“評價運動階段”,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其特點是以“泰勒原則”為核心標誌;第三階段是“專業化”階段,其特點是評價模式大量出現,如CIPP模式、應答模式等,強調評價的分析、診斷的性質與自我評價的作用。其中所謂“泰勒原則”,指的是泰勒創立並確立的現代教育評估學的理論與方法,也是教育評估學的核心。它是研究按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評價標準運用數學和管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活動的效果進行測評的理論與方法,其研究範圍主要有:教育評估的一般理論、學生成就評價、課程評價、專業評價、辦學水平評價、教師評價、教育管理評價、學校評價等。“它拓寬了教育評估的理念和範圍,從以往單一的以學生考試的評估模式,變為多對象、多內涵、多層次的多元化評估係統,這對於實現我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偉大轉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促進作用。”③
無論是在外國還是在我國,目前各領域都在廣泛地應用評價體係對各種人物或事物進行科學全麵、精準恰切的評價。其要點是運用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收集、分析、處理手段,對人物或事物做出判斷,找到其成敗得失,並分析其原因,對今後的活動起到借鑒、參照、指導的重要作用,甚至出現了專門從事評價事務的“評估公司”,“接受委托、對事物進行評價估值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公證性中介組織。其業務主要是接受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或個人的申請,按客觀、公正、科學、真實的原則,對資產、項目或信用等進行定性、定量的評估和谘詢,並做出報告。在我國,應具備的條件是:具有符合評估業務規範的組織;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工商行政部門注冊;其執業人員持有評估資格證書,豐富的評估經驗,以及一定數量的其他有關技術和專業人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