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的智慧
(1)教師要懂得“巧學”與教學支配能力相互運用,學會減壓、人性化的管理,給學生一個善意的台階,並寬容。對待孩子的過失,就像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機會,以一顆無條件的心,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並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的優點,凸顯學生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2)教師要懂得巧用資源,能夠辯證理解正反關係,提出改進措施,演繹精彩的藝術教育理論,例如多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可以有效避免教學內容的空洞和生硬苛刻,從而激發課堂教學的激烈氣氛,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老師緊緊抓住。
(3)教師要善於傾聽,讓學生做最好的評價專家,有所側重地抓住學生中每個人的特點,細化動作,並善於揣摩他們的心理,最終促成“台下苦練來,成就課堂彩”的教學效果。
(4)教師要合理架溝通的橋梁,做學生身邊可以永遠得到鼓掌的人。
四、“術”是技巧、方法和策略
筆者認為,運用分時間段、分學習步驟開展小組教學,必須有的放矢,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建立競爭機製,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團結協作的樂趣,注重交流和互相學習,講究實實在在,感受自身存在的價值感。
具體實踐中,筆者把小組分為:幻想組、材料組、實踐組和問題組。
幻想組:就是要拓展詩情畫意的、乘著音符的舞動的藝術思維去放飛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學會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並從不同的視角展開奇思妙想。
材料組:認知並收集、提供素材,分析什麼適合什麼,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耐心,一般都由老師、家長和學生一起來收集完成。
實踐組:動手實施方案,用小技巧找到大進步。告訴學生,如要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就要“用好源頭的活水,挖掘內心的動力”,讓學生的思維和雙手都握有一支生花的妙筆,真正掌握如何運用各種繪畫技巧,根據需要再將其劃分為:A.構圖組,巧妙運用圖形的正反麵、構圖、結構關係和線條,摒棄瑣碎,回歸整體。在作圖中要不斷互相研究,注重細節的觀察,使畫麵活起來;B.色彩組,能夠很好地把握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各種色彩關係、整體色彩效果、繪畫中的手法和技巧,通過這種方式深入領會繪畫的基本知識。
問題組:提問也是一門學問。提問的藝術,就是要想得清楚、說得明白,挑毛病也會撥雲見日。讓學生學會去“感謝困惑”、用心琢磨、學會表達、善於分析、有效地觀察和對情景進行創設,進而引起更多的討論與反思,使之成為一麵有價值的旗幟,在理論與實踐中深化記憶。
這種在溝通與合作中共同成長的小組方式,一般是以經常互換的方式出現。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和課後的拓展,以至達到學習的升華,提高水平,實現自我完美,當然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讓學生能通過這種美術教育方式,學會並發展延伸到其他學科,甚至於課外知識領域。讓他們懂得,人與人之間雖是簡單的互助,卻能夠生成一種成熟、健康的情感,最終使得這種教學方式更積極和有意義。
教學實踐中,一個學生的身心發展,比傳授重要的是引導,比引導重要的是等待,懂得保護和尊重學生的點滴感悟,讓他們身邊的感動成為陪伴其成長的旅程,注重他們的學習實踐中的情感與豐富多彩活動的加強,並在此時妙用空間,讓課堂和課外的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進行藝術學習,靈活掌握自學和互動尤為重要。
是誰造就了名師?又是誰造就了優等生?教育是互動的,沒有學生的成功,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智慧光芒,使得平凡的崗位獲得卓越的追求。教師的富有靈動韻味的課堂教育,學生必會精彩綻放,這正印證了一句話:“點石成金”的教育方式可以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成長的奠基之石,並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路漫漫其修遠兮,把握並體會耕耘的時刻,珍惜所有收獲的點滴。一路走來,感恩常伴。教育的路上沒有預約的精彩,師愛使平淡充滿奇跡,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愛學生、愛崗位,用耐心去讓他們羽翼豐滿,插上隱形的翅膀,在廣闊天空中肆意翱翔,讓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一路歡歌同行,鋪平學生的陽光成長之路。
作者係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十六中學初中美術教師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