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本義指意圖,是主觀的意圖,而不是固定的模式。其是發展的、進步的,與時代文化氛圍一脈相承,這也就使得現代信息技術與之很好結合成為可能。而主觀性素描所涉足之處更是一些未開墾的處女地,其要求主體眼睛和思想都要返於自然,返於心、返於直接;要求圖式效果能夠在主客觀間快速轉換,反複推敲後快速實現於畫麵。這裏不涉及工具與表達方式的具體問題,其可以是手繪,也可以是輔助手法的結合。我們不能容忍在素描觀念、形式、手段上的概念化,良好的狀態是要進入語言形式的包容和開放。如何將再現技能情感化、精神化、藝術化,乃至數字化,並可以達到快速實現的目的,是主觀性素描發展並與社會背景相協調的要求,也是我們共同麵臨和要解決的問題。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的主觀性素描能把握這一問題的症結所在,並將包容與開放的狀態很好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因此,對主觀性素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主觀性素描要點分析
對主觀性素描的把握,要在觀念上進行自我檢討:對造型的理解是不是仍然占位在準確和再現的前提下;對素描的理解是不是還停留在基礎訓練的桎梏中;對表現手段的理解是不是還徘徊在鉛筆和素描紙之上;對表現手法是不是還迷戀於勾線條和塗調子,等等。尤其是,能否將現代信息技術很好地應用於素描的表現過程中,借助現代信息手段使得主觀意識的表達、創意思想的實現、個性語言的創造得以很好實現。主觀素描需要從如下幾點分析和理解:
1.不以寫實、抽象為界。再現性素描和表現性素描對於寫實與抽象有較為明確的界限。再現性素描偏重對於造型能力的訓練,而表現性素描更側重於主觀性感受與畫麵處理,主觀性素描則不拘於再現或表現,其是以主觀感受貫穿素描全過程,以個性化的表現語言和符號來組織畫麵。因此,其需要對於形狀以及構成形狀的要素進行快速組合和重構,以此來對主觀感受迅速進行回應。
2.表現手段和方法上更具開放性。主觀性素描同樣要重視和研究線條、明暗、空間、肌理等繪畫要素,並注意繪畫要素表現與媒介材料選擇的研究,其不排斥信息技術輔助手段,而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數碼影像技術、電腦軟件技術、數字存儲技術等)為圖示效果和主觀精神表達服務,這也無疑開拓並發展了素描,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3.推崇個性化藝術符號的創造。主觀性素描以個性化的表現手法,具象形與抽象形互不排斥,是視覺語言的一個分支,是由個人潛意識產生的不確定的藝術符號。在藝術創作中追求個性化與精神觀念性表達的傾向可以說是主觀性素描發展的趨勢。
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素描創新能力培養
素描強調人性意味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技法的掌握以及構圖、比例、結構、形體的塑造等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主觀精神的表達,這一點更加符合藝術的本質。無疑,主觀素描是與之相一致的。主觀素描的主觀精神更與個性化、創造性、創新性沒有直接矛盾。重要的是如何在素描中滲透創新能力培養。
首先,是更新教育觀念的問題。作為教育者,秉持怎樣的教育觀念對受教育者有著直接和本質的影響,其是一種根本性、方向性、原則性的施教觀。教育是麵向未來的,藝術是要不斷被超越並要創新發展的。那麼,素描中就應該貫徹創新觀念,樹立超越與發展意識。
傳統的素描教學體係已不適應當今時代藝術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藝術工作者需要探索和實驗新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傳達新的觀念,以新的視角去發掘素描藝術,並鼓勵學生對新材料、媒介的嚐試和運用,在實驗中進行比較與選擇,從中找出更適合自己主觀情感的表達方式,為將來的藝術創作的個性化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