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秘色彩的本源 感知色彩的魅力(2 / 2)

如果將紅和紫色並置在一起觀察時,兩者所共有的因素削弱了,相異的因素顯著起來:即紅色偏向黃色的方向,而紫色偏向藍色的方向。這種現象叫同時對比。

同樣將黑與白色並置時,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將冷暖不同的色彩並置時冷色更冷、暖色更暖。將純色與含灰色並置時,純色更豔、含灰色更灰。

上述事例說明,任何色彩都不是孤立的。其價值與周圍的色彩環境是分不開的。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例子,例如,用同樣的墨汁寫在紅紙上字跡看起來就比寫在白紙上的字跡發青綠色;晚上的月亮是明亮的,而白天看到的月亮則慘淡無光;最黑的顏色存在於亮色的對比之中,在光線極暗的夜晚,人們卻看不到真正的黑。

法國一名化學家修普爾,接受了商人的委托,為其製造加工織物時在紅、紫、藍三種底色上染成了同樣的黑色圖案。然而商人見了卻指責說三種織物上的圖案都不是純正的黑。其中紅布上的圖案偏綠、紫布上的圖案發黃、藍布上的圖案像銅色。當修普爾試著用白紙蓋住底色再觀察圖案時,三種布上的圖案同樣烏黑。這件事給修普爾很大啟示,使他在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色彩感覺的心理效應

本質上來說,色彩就是波長不同的光線而已,沒有什麼“感情”可言。不過,在生活中,我們獲取信息離不開這些光線。春夏秋冬、酸甜苦辣、風雲雨雪等一切的變化,對我們人生帶來的影響都通過相關色彩的記憶在我們的心理留下烙印。所以,當我們在生活裏看到某種顏色(或色組)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在生活經曆中所遭遇到的與這種顏色相關的感覺,進而引起我們在心理上的一種共鳴。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不同的色彩有著不同的心理效應,例如下麵的幾種特性。

色彩有著不同的冷暖感覺。色彩的冷暖感覺是一種心理量,與實際觸摸(或者接觸)的實際溫度無直接關係。紅色、橙色、黃色等看起來和火焰的顏色近似,所以當我們看到它們時就很容易聯想到太陽的升起、火的燃燒、熱血、喜慶的節日氣氛,因此常常會在心理上產生溫暖的感覺。

色彩有著不同的輕重和軟硬。很多實驗顯示,同樣重量的物品,淺色給人的感覺會輕,明度越暗深色給人的會重。

色彩有著不同的動與靜。例如,有些顏色看起來比較質樸、恬靜、柔和、平穩,如具有中等純度和明度的淺粉、淺藍、淺紫等,但是低明度和低純度的色彩群往往給人一種悲涼、淒慘、絕望的感覺。這點在我們的居家、裝扮時特別明顯。

在現代社會,色彩的心理效應體現在我們衣、食、住、行、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麵,越來越受到企業家、商業界及服裝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家們的關注,並被廣泛應用。

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是我們很難想象的。可是,我們往往會把色彩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看做理所當然的,就如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尤其是生活在現代都市的我們,對各種豐富絢爛的人造色彩幾乎熟視無睹。盡管這樣,色彩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發揮著神秘的作用。由於人類的生物本能,某些特殊的色彩會自然而然地吸引我們或者讓我們退避三舍。其實我們隻需要知道,色彩會發揮神秘的作用,而我們每個人對色彩會產生不同的、獨特的感知和情感反應。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感知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情感,使色彩之美成就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美麗的一環。

參考文獻:

[1]貝蒂·艾德華.貝蒂的色彩[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8.

[2]渡邊安人.色彩學基礎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河南省三門峽中等專業學校

(責任編輯:張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