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設計教育中的倫理思想探析
設計學
作者:楊美華
【內容摘要】在包豪斯的設計教育體係中,雖然沒有當代意義上的專門的設計倫理課程,但其蘊含的倫理思想內涵豐富、影響廣泛。文章從核心理念、實現途徑、道德要求3個層麵,分析了包豪斯設計教育中倫理思想的內容體係,探討了這一內容體係對改進當代中國設計教育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包豪斯設計倫理思想教育
設計教育界有一種流傳甚久甚廣的觀點認為,包豪斯以來的西方現代設計教育體係從一開始就存在著設計倫理教育缺位,主要依據是其教育體係中沒有設計倫理學科體係或課程體係。筆者認為,在包豪斯的設計教育中,雖然沒有開設當代意義上的專門的設計倫理課程,但其設計倫理思想不但存在,而且大量地呈現於《包豪斯宣言》、校長和大師們的授課、談話、講座、隱性課程①以及師生作品之中,形成了以“設計為大眾”為核心理念,以技術與藝術的統一為實現途徑,以社會責任感、獨立人格、平等合作為道德要求的完整體係,對現代設計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對我國設計倫理教育仍有借鑒意義。
一、包豪斯設計倫理的核心理念:設計為大眾
現代設計之前的全部設計史,基本上是一部為權貴和精英設計的曆史。傳統的主流設計、複雜的裝飾風格、昂貴的價格以及嚴格的按等級使用的規定,使得大量的精美造物隻能被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享用,基本與平民百姓無緣。直到包豪斯成立前的100多年,這種狀況仍未根本改變,藝術家們的創作旨趣仍未指向普通大眾。對此,包豪斯的預科負責人莫霍利-納吉不無憂心地指出:“在過去的100多年當中,藝術和生活一直是沒有關係的,個人放縱自己於藝術創作之中並沒有能夠對人民大眾的幸福帶來任何的幫助。”②
從成立伊始,包豪斯就明確提出了“設計為大眾”,成為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首任校長沃爾特·格羅庇烏斯宣告:“我們的雄心就是要把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從超脫塵世的彼岸狀態中喚醒過來,並使他與現實世界的平凡工作重新結合起來。”③在1929年出版的《包豪斯》校刊中,他更是鮮明地指出:“今天的德國社會,難道不需要幾千所人民的學校、人民的公園、人民的房屋和幾十萬幢人民的住宅、幾百萬人民的家具嗎……我們是這個民眾群體的服務者。”④第二任校長漢斯·梅耶認為:“建築師的目的就是為大眾謀福利。”⑤“評判藝術與建築價值的唯一標準,是要看它們造成了什麼樣的社會效益。”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兩位校長的左傾政治傾向(梅耶則是堅定的德國共產黨黨員),他們所指的大眾是指處於社會底層的民眾,特別是貧困的工人階級。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校長密斯·凡·德·羅雖然刻意使學院遠離政治,但其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設計主旨,仍然蘊含著為大眾設計的思想,因為形式上的簡約也往往意味著經濟上的節約、工業上的便利、價格上的低廉。在包豪斯師生設計的大量作品和建築中,可以看到廣泛采用了當時較為新潮的鋼筋、鋼管、混凝土、玻璃等材料,並且高度重視標準化預製件的裝配組合,風格非常簡約,極少有裝飾,這樣就在保持美感的同時,使產品的價格大幅度下降。例如,在包豪斯為德紹市設計的托滕區工人住宅項目中,采用了現場製造的標準化構件,大量節約了材料成本、運輸成本、人工成本,極大地縮短了建造工期,為普通工人家庭帶來了住有所居的機會。
“設計為大眾”的倫理思想,對學生們產生了深刻影響。學生們在做設計時,自覺把目光投向大眾,既方便大眾的使用,也考慮大眾的購買力。一位學生回憶:“生活的經濟首先必須從勞力的經濟開始。每一個門把手用起來都必須讓人最省勁兒……在設計新東西的時候,首要的設計目的就是要讓它好用,並且效果最好。”⑦而另一位學生則回憶:“我不得不去調查每月收入在150馬克到250馬克之間的人群——即大眾——的需求……我們的想法必須符合經濟,我們得去調查人們的社會狀況……”⑧包豪斯最優秀的畢業生之一、鋼管椅的設計者布魯耶爾則積極倡導家具標準化這一工業設計根本問題的實驗,認為:“金屬家具是現代住宅的必然要素,它們沒有風格,因為它們的形式純粹是為了實用的需要。”⑨學生們還參與了托滕區住宅項目最後一項工程設計等實際工作,對如何為社會底層特別是廣大工人設計出好的產品,積累了寶貴經驗。包豪斯被迫關閉後,從這裏走出去的一大批師生,把“設計為大眾”的理念,連同他們的活動和作品傳播到了全世界。
包豪斯“設計為大眾”的理念,在設計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雖然當代有人批評包豪斯的設計風格過於理性化、過於簡單而幾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它的確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設計的服務對象,在推進設計民主化、現代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點,正如清華大學李硯祖教授所指出的:“以大眾的利益需求為設計的基本出發點,這可以說是設計的自律,是設計師的道德自律、職業自律,也是設計最基本的倫理追求和道德取向。”⑩然而,就是這種最基本的倫理追求和道德取向,在當今社會真正落實起來仍有很大困難。荷蘭著名建築師赫茨伯格曾說過:“建築師的地位始終是成問題的,因為他最後總是讓自己做出讓步。因此,他總是一個從屬的角色,而且幾乎總是服務於統治勢力,因而也就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少數人手中的雇傭者,而不是社會的工具。”在當今中國,由於受傳統的等級觀念、特權思想以及市場經濟的利益最大化原則等影響,設計屈從於商家利益、領導意誌的現象比比皆是,真正為大眾而設計、方便大眾生活、通過設計提高最廣大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