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他為什麼是最偉大的推銷員(3)(3 / 3)

他能很好的控製情緒

晚年的海菲,已是一位事業輝煌、構建起自己強大的商業王國之人,每當他回首自己走向“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曆程時,他總是頗有感慨地說:“對於任何一位想成大事的人來說,要學會控製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才能夠做到不再難與人相處,而且笑對整個世界,笑對人生。”

怎樣才能控製情緒,以使每天卓有成效呢?除非你心平氣和地麵對一切,否則迎來的又將是失敗的一天。花草樹木,隨著氣候的變化而生長,但是你卻隻能為自己創造天氣。你要學會用自己的心態彌補氣候的不足。如果你為顧客帶來風雨、冰霜、黑暗和不快,那麼他們也會報之風雨、冰霜、黑暗和不快,最終他們什麼也不會買。相反的,如果你為顧客獻上陽光、溫暖、光明和歡樂,他們也會報之以陽光、溫暖、光明和歡樂,你就能獲得銷售上的成功,賺取無數的金幣。

情緒是人對事物的一種最浮淺、最直觀、最不用腦筋的情感反應。它往往隻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做複雜、深遠和智謀的考慮,這樣的結果,常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為他人所利用。本來,情感離智謀就已距離很遠了(人常常以情害事,為情役使,情令智昏),情緒更是情感的最表麵部分、最浮躁部分,以情緒做事,焉有理智?不理智,能有勝算嗎?

但是我們在工作、學習、待人接物中,卻常常依從情緒的擺布,頭腦一發熱(情緒上來了),什麼蠢事都願意做,什麼蠢事都做得出來。比如,因一句無甚利害的話,我們便可能與人打鬥,甚至拚命;又如,我們因別人給我們的一點假仁假義,而心腸頓軟,大犯根本性的錯誤(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耳軟、心軟,以致放走死敵劉邦,最終痛失天下,便是這種柔弱心腸的情緒所為);還有很多因情緒的浮躁、簡單、不理智等而犯的過錯,大則失國失天下,小則誤人誤己誤事。事後冷靜下來,自己也會感到其實可以不必那樣。這都是因為情緒的躁動和亢奮,蒙蔽了人的心智所為。

素珊第一次去見她的心理醫生,一開口就說:“醫生,我想你是幫不了我的,我實在是個很糟糕的人,老是把工作搞得一塌糊塗,肯定會給辭掉。就在昨天,老板跟我說我要調職了,他說是升職。要是我的工作表現真的好,幹嗎要把我調職呢?”

可是,慢慢地,在那些泄氣話背後,素珊說出了她的真實情況。原來她在兩年前拿了個MBA學位,有一份薪水優厚的工作。這哪能算是一事無成呢?

針對素珊的情況,心理醫生要她以後把想到的話記下來,尤其在晚上失眠時想到的話。在他們第二次見麵時,素珊列下了這樣的話:“我其實並不怎麼出色。我之所以能夠冒出頭來全是僥幸。”“明天定會大禍臨頭,我從沒主持過會議。”“今天早上老板滿臉怒容,我做錯了什麼呢?”

她承認說:“單在一天裏,我列下了26個消極思想,難怪我經常覺得疲倦,意誌消沉。”

素珊聽到自己把憂慮和煩惱的事念出來,才發覺到自己為了一些假想的災禍浪費了太多的精力。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自尋煩惱和憂慮的人,對他們來說,憂煩似乎成了一種習慣。有的人對名利過於苛求,得不到便煩躁不安;有的人性情多疑,老是無端地覺得別人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有的人嫉妒心重,看到別人超過自己,心裏就難過;有的人把別人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自怨自艾,這無異於引火燒身。

憂慮情緒的真正病源,應當從憂煩者的內心去尋找。大凡終日憂煩的人,實際上並不是遭到了多大的不幸,而是在自己的內心素質和對生活的認識上,存在著片麵性。聰明的人即使處在憂煩的環境中,也往往能夠自己尋找快樂。因此,當受到憂煩情緒襲擾的時候,就應當自問為什麼會憂煩,從主觀方麵尋找原因。學會從心理上去適應你周圍的環境。

所以,要在憂煩毀了你以前,先改掉憂煩的習慣。

不要去煩惱那些你無法改變的事情。你的精神氣力可以用在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事情上麵。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目前的生活,別坐在那兒煩惱,起來做點事吧,設法去改善它。多做點事,少煩惱一點,因為煩惱就像搖椅一樣,無論怎麼搖,最後還是留在原地。

要想成為最偉大的銷售員,讓銷售無往不利,就不能忽視對情緒的控製,控製好了自己的情緒,你就戰勝了自己,能戰勝自己的人還有什麼恐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