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銷售人員如何快速被認可(3)(3 / 3)

細節中見成敗

日本東京貿易公司有一位專門負責為客商訂票的小姐,她給德國一家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往來於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他的座位總是在列車右邊的窗;返回東京時又總是靠左邊的窗口。經理問小姐其中緣故,小姐笑答:“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你右邊,返回東京時,山又出現在你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你買了不同位置的車票。”就這麼一樁不起眼的小事使這位德國經理深受感動,促使他把與這家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

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頭》中寫道:“有人曾經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天才?’他回答說:‘天才就是注意細節的人。’”

多讀一些名人傳記,你就會驚奇地發現,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竟然隻是比普通人多注重一些細節問題而已。東漢的薛勤曾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令人深思。在許多平凡瑣細生活中,往往都含著一些酵質,假使酵質膨脹了,就會使生活起劇烈的變化,從而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一個青年來到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板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打點。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說之後,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項目。當談判結束後,他邀這位也是黑眼睛黃皮膚的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都吃得幹幹淨淨,隻剩下兩隻小籠包子。他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隻包子裝進食品袋裏,我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簽合同。

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症後,想減輕一點家裏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這兩個月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履曆,沒有表情地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麵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石鎮紙,於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幾分鍾後,韓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那些對自己的本性毫無認識,永遠不屑於做細微之事的人,永遠成就不了任何偉大的功業。

即使小事也要做到最好。

“即使是小事也要做到最好”體現的是態度、能力、敬業精神,一種高度的自驅力,一種找準目標永不放棄的執著精神,一種有思想、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怎樣幹的負責精神。

曾有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妙齡少女,她麵臨的第一份工作卻是刷馬桶,一般人很難想像她能夠適應。第一天,當她把抹布伸向馬桶的時候,她本能地想嘔吐,她實在不想幹了。

這時候,一位前輩沒有跟她講任何的人生之路該怎樣走的大道理,他隻是拿起抹布,一遍遍地擦洗馬桶,直到擦洗得光亮照人。

前輩沒有說一句話,卻使這位少女從身體到靈魂都感到震撼,她從未想到人們眼中汙穢的馬桶竟然可以擦洗得這樣幹淨。一個馬桶顯示出人生的最高深的哲理:“即使是小事也要做到最好”。她痛下決心,就算是一生要刷馬桶,也都做一個最出色的潔廁人。

她以這樣的心態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今天,她成為了日本政府重要的官員——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一位哲人說過:無論做什麼事情,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在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向自己的工作態度而不是工作能力挑戰:即使是小事也要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