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彩
色彩是最重要的感官體驗要素,就我們雙目所及,都是色彩,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產品色調的影響之大可能出乎你的想像。不敢想象沒有了色彩的世界將是什麼樣子。喜歡喝可樂的人,都知道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提到可口可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顏色?毫無疑問是紅色,喜慶熱烈的紅色。而百事可樂呢?當然是藍色,沉靜而讓人向往的藍色。對於這兩個品牌來說,產品和顏色已經統一在了一起,成為聯想下去的必然。
顏色也可以用於營銷,企業可以通過優化產品的色調來優化產品的營銷。這方麵最成功的例子當屬蘋果電腦。
案例追蹤:蘋果電腦的“顏色革命”
1998年春天,蘋果電腦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多年來第一次出現了上升趨勢。在連續6個季度的失利後,蘋果電腦公司公布了季度利潤:淨盈利超過了1億美元,而在華爾街,其股票也在看好。蘋果電腦公司正處在自我轉變的過程中。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分公司決定刪掉商標上的七彩虹顏色,因為它太具有20世紀70年代過於濃重的懷舊色彩,而電腦可不是古董,時間越久越值錢。對於電腦購買者而言,更能吸引他們的是新奇的變化美,而不是古希臘式的永恒藝術美。公司用一些單色的商標來取代七彩虹。此外,公司推出了6種風情(不是6種顏色)的iMac電腦,並且給這種光彩奪目的電腦配以速度驚人的處理器。IMac在6周內賣了27.8萬台,從而成為最成功的電腦之一。《商業周刊》推選iMac為1998年最優秀的產品之一,理由是:“和那些辦公桌上隨處可見的油灰色電腦比起來,它的半透明的外殼是如此大膽的創新。”
每一種色彩都對應著一定的內在含義,每一種色彩都給人以不同的感覺。黃色象征著高興、愉快、愛心;紅色象征著冒險、熱情、革命、激動;藍色象征沉穩、冷靜、距離;黑色與莊重沉穩相聯係。要注意的是,顏色同時還要和產品、標誌的形狀、字體結合起來。
2.音樂
音樂可以說是另一個能夠有效創造或提高感官體驗的基本要素。聲音的大小、高低、快慢為產品增添了不同的內容和意義。在現代生活中,音樂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精神支柱之一。一個又一個歌星的被追捧,一首又一首流行歌曲的被傳唱,一場接一場演唱會的舉行,無不昭示著音樂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崔健在一次演唱會上對瘋狂的Fans呐喊:“讓我們飛起來,不是用毒品,是用音樂!”
在營銷活動中,音樂可以作為背景音樂出現,也可以作為主體要素出現。比如很多公司開業或新產品發布會會邀請明星到場,當然開業的主題就是明星獻唱,以此吸引消費者。另外一些營銷活動,比如廣告短片,可能會用到背景音樂。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音樂的選擇要謹慎,要選擇跟當時當地的場景相配的音樂,否則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第三節)風格
基本要素為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風格指感官形象中獨特的、持續的而又一致的品質。風格有多種,比如,極度的簡單或者過分的裝飾,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動態和靜態,斑斕和素雅,這些都可以歸納為風格的相異。無論是產品的風格還是商家本身的風格,都會給顧客造成深刻印象。對於營銷策劃者來說,應該注意使策劃方案和產品、企業的風格相一致,也要注意使產品的形象和銷售的公眾品位——風格相一致。
以食品為例,亞洲的消費者更崇尚自然主義,比較喜歡天然食品。所以表現在營銷方麵,亞洲市場上的聽裝飲料、咖啡、汽水看上去都鮮豔誘人。不但如此,商家還反複描述產品原料的新鮮——法國葡萄園的葡萄,黑褐色的咖啡豆,鮮豔欲滴的新鮮桃子。吉特雷德公司在韓國促銷“更爽桃汁”時,淡化了在原有包裝上強勁的紅色箭頭,突出表現了粉色背景上讓人垂涎的桃子。
再比如建築風格。位於上海市中心、淮海中路南側的上海新天地,由石庫門建築與現代建築組成。這片石庫門建築群的外表保留了當年上海傳統建築風格,橘紅色的磚牆、屋瓦、石庫門,仿佛時光倒流,置身於20世紀20年代。以中西合璧、新舊結合的海派文化為基調,將上海特有的傳統石庫門舊裏弄與充滿現代感的新建築群融為一體,使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