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九章 升官問題(2 / 2)

朱由校一直害怕有人依仗兵權造反,對大明的部隊左右折騰,不讓人有犯罪的可能,但是費了不少力氣,這軍權還是被徐光啟把守著,特別是李之藻榮華富貴之後,徐光啟的勢力更是大長,權勢直逼孫承宗,這徐光啟如今身為大明內閣副總理,分管的是軍、農工商、科技文化衛生方麵的事情,這大明軍隊撤離倭國的事情便由徐光啟親自負責!

徐光啟見到朱由校嚴重突然爆出了一絲奇怪的神色,便知道這裏麵肯定要小心,這打仗簡單,談論軍功,收拾戰利品卻是一個十分惹眼的問題,不小心就要犯錯誤了!

“回皇上,這戰爭停止,倭島上自然不需那麼多人手,五個月來,我大明源源不斷的往倭國投送了二十一萬部隊,經過五個月的長期苦戰,共有六萬多人在倭國陣亡或者重傷失去戰鬥力,如今駐島的部隊大約有十五萬,是大明全部兵力的七分之一強其中水師九萬多人,這數目占了我大明水師的二分之一!如今倭島上即將停戰,這些兵力就顯得太多了,因此削減一半的部隊是必須的,其中倭國的平戶駐紮大軍兩萬人,下關島兩萬,大阪三萬,剩下的部隊重新回到原來部隊!”

朱由校心想這八萬人估計也不是個小數字啊,不過這仗也算值了,讓倭國給自己練了練兵,以後收複蒙古、新疆、西藏就方便了,再說這次打仗也培養了幾個年輕幹部,但是這幾個幹部還真是會給自己搗亂……

“嗯,這樣還是不錯,那這次內閣怎麼還沒有給朕把這次征倭之戰的軍功單子遞來,朕也好提攜提攜幾個表現突出的官員,這樣也不會寒了那些為朕,為大明廝殺的將領的心啊!”

朱由校的話說的語氣甚是奇怪,徐光啟頓時知道朱由校今日不對勁的原因了,估計是在為最近的那些事情發火呢!不過朱由校問到頭上,隻好硬著頭皮說道:“回皇上,這次戰事持續了半年時間,這戰功統計自然要花一些時間……”

“時間,不是這般吧,不是軍功折子沒到,是朕想看到的沒有看到,朕見了朝廷那麼多奏折,其中都是說孫元化的好話,那袁崇煥隻是隻言片語提到,就是固守後方的風落雲也比袁崇煥出現的次數多,這成什麼體統!海軍陸軍部難道辦事就是這般拖拉的麼!”

朱由校這怒擺明著就是預定了要發的,不過這倒是可憐了海軍部和陸軍部的兩個尚書,急忙出來一陣解釋,朱由校自然是不怎麼搭理,孫承宗和徐光啟這時倒是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無非是想讓袁崇煥升官嘛!這不就是一句話麼,用的上一來便是給臉色麼!再說這沒有報上袁崇煥的功勞的事情,還不知道朱由校說的是不是真,或許是朱由校隨便找的一個籍口而已!

孫承宗見到朱由校把苗頭指向了孫元化,便是順勢插上一句,冷冷的說道:“回皇上,這孫元化身為此次征倭戰事的總指揮,功勞自然大些,至於袁崇煥,微臣以為是疏忽吧!”

徐光啟見到孫承宗說話便是覺得不妙,這話看似辯護孫元化,但是其實是把孫元化推到冒領軍功的位置上去,果然夠陰險!徐光啟也不是等閑之輩,連忙說道:“回皇上,微臣也一直以為袁崇煥將軍此次征倭戰事戰績突出,攻占下關時將大明水師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至,然後在攻占江戶的戰役裏,戰績也決不遜色於孫元化,絕對是個可造之才啊!這回海軍部的確有些紕漏!”

朱由校心想這徐光啟是受了西人的影響,做事比孫承宗等人無顧忌多了,換做是孫承宗,就絕對不會這般快的改變主意附和自己的,不過這回鐵定要把孫元化給打壓打壓,要是再讓孫元化升官,大明的軍隊就要被徐光啟一夥操縱的七七八八了!

朱由校這時笑著對孫承宗說道:“孫愛卿以為如何呢!”

孫承宗知道朱由校這時是在玩平衡遊戲,但是能夠削弱徐光啟,孫承宗倒是沒什麼不能接受的,再說袁崇煥好歹也是自己向朱由校推薦的,雖然不算自己的嫡係,但是比之孫元化,那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孫承宗心中有了定計,便是平靜的說道:“皇上,這海軍部的尚書如今還是代任的,是不是要從此次的征倭戰事的三位將軍中選出一位出來填補一下空缺!”

…………

新年好啊,新年好!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