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措施的研究
文化壇論
作者:舒照蓉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成,中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形式已不適應社會對應用型和複合型人才的需求。為此新時期的中職院校教學必須緊跟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與時俱進加快改革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和變化。本文從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現狀進行談起,隨後就新時期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措施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對各位同仁有所啟迪。
關鍵詞:新時期;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措施
2013年6月22日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在濰坊舉行,參賽項目有會計電算化和會計手工兩個分賽項。本次大賽是對傳統會計教學的“揚棄”,比賽內容設置貼近實際,符合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得到行業、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廣大中等職業學校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麵筆者根據本次會計技能大賽中顯現出來的特點,結合教學工作實踐就新時期的中職會計教學的創新談一下看法。供參考。
一、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現狀
1、中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整體素質低。近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全麵鋪開,社會各界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作為中職教育的會計教學卻因不能夠與時俱進,隻顧教學不管市場,致使讓會計專業大學生幾乎把通過初、中級會計師考試作為學習的唯一目標,唯一的就業敲門磚,因而不能係統而紮實的學習基礎知識,造成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整體素質低下,以至於到單位後不能夠適應會計工作崗位。
2、會計教材內容陳舊,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會計製度及經營管理製度也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會計教材的新舊交替也要求相應加快。但是就目前的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教材來說,隻是側重於對會計製度和會計準則的解釋、理解,對會計理論的分析,缺少對新時期會計崗位的調查研究和深入了解和所需的專業知識、專項能力的跟進教學。這樣的結果會使通過會計專業教學培養出的會計人才是落後於時代的“知識型”專家,在實踐工作中確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不知道如何在經濟上的應用。
3、會計專業教學方法單一落後。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諸如多媒體等新興教學設施陸續走進課堂,但由於教師知識的更新力度不夠,加上教師的整體素質等原因,致使中職院校的會計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側重於會計信息的彙總、處理和編製財務報表,忽略了會計信息使用者在決策上的需要,這樣培養出來的會計人員可以做優秀的記賬員,但不可能是富有創新精神和分析信息能力的新型會計人才。
4、會計專業學生成績考評方法陳舊。目前中職教育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考核和評價,多以卷麵分數為標準,重在學生應試能力的測評,對學生其他能力則無從考究,就更不用說對知識量的積累了,致使出現高分低能學生,最終使學生實踐技能遠遠落後於理論知識的掌握,最終學生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不能實現中職院校所預定的學生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