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時期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措施
1、強化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一是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我們知道會計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會計專業教師既要懂理論又要具備豐富的財會工作經驗。為此要加快“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讓聘請有經驗的會計工作者到學校講課,同時讓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修學習,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二是學校必須定期組織會計專業教師到高等院校和企業去培訓,從而掌握會計專業知識最前沿的發展變化,並將其充實到會計實踐教學中。
2、創新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方式。一是培養學生對會計學科的學習興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會計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學習會計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我們的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我們可以采用密切聯係實際的方法,讓學生體會會計學習的有用。例如假設他作為一個投資者,想要了解上千隻股票中哪隻最具投資價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看企業的財務報表,通過報表了解企業的資金運轉和盈利情況。而財務報表就是會計人員的工作成果,也是基礎會計學習的內容。我們還可以通過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訓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不僅可鍛煉學生的感性思維,更易直觀上給學生成就感。例如在講授憑證填製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填發票、支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快就能讓學生投入到這些知識的學習中來。二是進行案例教學。通過到企業去尋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閱讀與討論,引導學生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在教學時應多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例如進行編製會計報表、分析財務報告等,通過分析真實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氣氛。學生也可以自由結合,可由教師指定小組對案例展開討論,以激發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職業判斷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3、與時俱進采用電算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超前的思想進行教學,學生才能夠有相對先進的理念。所以教師要選用具有現實典型的相關軟件,用情景模擬和綜合分析的方式進行電算化會計教學的模擬操作,進而通過較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在基礎會計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會計電算化等現成的財務軟件進行模擬操作,要求學生設想自己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描述自己的產品、進行企業與市場調研、製定財務、投資策略,並作出書麵報告。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使學生了解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進而了解自己對會計課程的要求,又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溝通能力。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多元化改革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中職院校會計教學要按照新時期企事業單位對學生的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學教改,最終培養出理論功底紮實,又懂實際操作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