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校企模式研究

文化壇論

作者:趙立銘

摘要:校企合作是實現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必備條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單純的學校培養,是很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因為大量的實踐經驗是在工作中積累與學習的,通過企業的直接參與,才能達到為企業“量體裁衣”培養人才的目的。故加強職業教育,實行校企聯合,是創新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和企業雙贏的最好選擇。

關鍵詞:校企合作;職業學校;人才培養

一、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企業的蓬勃發展,人才需求總量急劇增加。人才成了我國新世紀最為稀缺的人才之一。職業學校作為培養一線操作人員的搖籃,在人才培養方麵卻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清晰的定位。職業學校人才的培養目標應當進行明確的定位,但多數學校培養目標寬泛,對學生需要掌握什麼技能,將來能夠從事何種崗位沒有認真研究、分析和論證。

2.學校在人才培養觀念上沒有發生轉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掌握,輕能力培養;重專業技能,輕綜合素質仍舊是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陳舊觀念,這些都使其所培養的人才質量大打折扣。

3.教學師資不強、設備不全、經費不足、教材不規範、成為製約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

4.專業課程設置不科學。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課程偏重於理論知識,缺乏對企業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導致部分課程實用性較差,專業學生畢業後參加工作後不能很快進入角色。

二、校企合作的內涵與必要性

1.校企合作的內涵

校企合作,即在為社會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勞動者這一目標下,開展中職學校與企業、行業、服務部門等校外機構之間的合作,將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或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以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未來勞動者的素質,並增強企業部門與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的可能性,最終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它的基本內涵是:產學合作、雙向參與;實施的途徑和方法是產學結合,定崗實踐;實現的目標是增強辦學活力,提高學生的全麵素質,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要。職教學生要尋找未來的出路,就必須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2.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校企合作是國際職業教育的基本走向。

(2)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

(3)校企合作是企業獲得合適人才最有效的途徑。

(4)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

三、校企合作方式創新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

1.按照企業的崗位要求設定人才培養目標

(1)企業的參與使課堂教育能夠隨時反饋職業技術、技能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注重課程建設的實用性和前瞻性。密切聯係實際的職業教育具有隨時進行調整的條件,促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2)與企業合作辦學,能夠及時了解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從而確立人才質量定位,並且能根據行業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綜合業務處理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我校每學期均派出專業教師到用人單位了解企業有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