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計信息失真看提高內審工作質量的重要性
財會研究
作者:杜寧琰
摘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標誌,也是會計信息的本質屬性。企業內部審計、政府審計部門以及注冊會計師審計機構三者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會計審計監督體係,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對會計信息失真治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內外關於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日益嚴重,給投資者造成經濟利益損失。本文從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角度,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動因以及企業內部審計對於會計信息控製的重要性,並闡述了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效措施,以期在實踐中指導企業從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角度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關鍵詞:會計信息 信息失真 內部審計 審計質量
一、會計信息失真存在的種類
隨著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範圍擴寬,會計信息關係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決策製定,會計信息使用者也開始更加關注於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然而,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會計造假的現象也愈加嚴重,其中,從主客觀因素的角度劃分會計信息失真的種類,其可以歸結為以下一些表現形式:
(一)從主觀因素的角度分析
企業管理者或經營者故意授指使會計人員篡改會計數據,偽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目等違規行為或企業內部進行假審計、假評估;賬外設賬,企圖轉移企業的資產、資金、利潤,偷逃稅收、粉飾業績等方麵偽造不真實信息,其中,原始憑證失真現象最為普遍。一些單位原始憑證的填寫不規範,甚至使用一些假的原始憑證將非正規收支轉化為合理的收支。原始憑證中的要素信息不完整,使得收支的資金渠道模糊不清,混淆了資金使用賬戶的界限。
(二)從客觀因素的角度分析
會計主管或會計部門的上層領導層對會計法製觀念淡薄,在工作中出現了過分幹預會計的正常業務;會計人員的執業環境較差,會計監督機製弱化,企業內部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章製度和內部控製製度不健全完善等方麵因素的影響,都將造成會計工作人員助長了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因而,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方麵有待加強。
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性
(一)會計信息質量的外部監督機製不健全
我國會計監督體係主要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監督則是指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而外部監督是指國家財政、工商、稅務、審計、金融機構等多部門對企業經營狀況的監督和治理。在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健全階段,會計監督體係中的許多方麵還未能全麵地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發揮作用;同時,企業經營者能夠靈活地選擇會計政策及會計核算方式,具有一定的自主權,但在實際中由於一些企業的領導者思想觀念落後或會計監督意識薄弱,造成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職能執行不力。
(二)企業內部管理體製影響會計監督
企業或集體公司的內部組織結構、管理體製都將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產生影響,例如,集團公司每年對其下屬分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逐年遞增,以至於指標過高而根本無法實現,但經營者為保證自身的薪酬及獎金不受影響,則與其他公司對開收入,甚至倒貼等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經營發展和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會計人員不具備獨立的監督職能,影響到會計審計工作的正常程序,因而,有必要設立企業內部獨立的審計部門或工作人員以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監督工作。
(三)對於內部審計在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方麵的作用認識不足
在一些企業當中,內部審計被認為是外部審計的補充,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建立更多的是為了應付政府部門或外部審計部門的要求,而不是企業內部管理完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需求,因而,內部審計在企業中開展工作十分被動。目前,隻有國家審計署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和權限製定了《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而其他財政等部門並未對內審工作提出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內部審計工作尚存在獨立性不強,指導性不足,地位不明確,這樣就導致了內部審計在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總之,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增加了國民經濟中的泡沫成分和風險因素,難以通過企業會計信息真實地反映出國民經濟的運行現狀,也促使國家難以了解當前實際的經濟形勢,進而造成國家的經濟政策出現偏差或遠離正常的經濟運行軌道,給國家和人民的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會計信息失真在宏觀上不僅給國家稅收造成大量的損失,同時,由於企業掩蓋了真實運營情況,還間接造成了許多不良貸款,給金融機構帶來了較高的行業風險,進一步加劇了國家經濟運行中的泡沫成分。可見,會計信息失真無論是對於企業自身還是國家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嚴重時可能造成企業破產、員工下崗,最終形成社會不和諧穩定的嚴重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