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從決策的角度看
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決策時缺乏足夠的、真實的信息,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決策者對決策事項未來變化的各種可能結果,事先是無法掌握的,或者不能獲取充分有用的信息,或者獲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使決策者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二是決策事項的未來結果受製度環境方麵的製約,製度環境的不確定性是決策者無法控製的,這使得財務決策處於風險之中。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五)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長期負債、優先股、普通股)構成及其比例關係。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企業采用負債經營方式擴大資金來源,發揮財務杠杆作用,已成為普遍做法,但高負債並未帶來高利潤。如何改善資本結構、避免財務危機是每一個企業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六)道德風險的廣泛存在
在市場經濟中的各種欺詐、違約、投機取巧等現象稱為“道德風險”。道德風險對企業財務有重大影響,主要表現:信用度低。這主要表現在違約及債權債務關係嚴重扭曲等方麵。大量的賒銷賒購,使企業的償債能力依附於其他企業的信用程度上。另一方麵,經濟合同履約率低影響企業生產的正常運營,增加了商品存貨的倉貯成本,造成資金占用過量,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
四、財務風險的防範與控製
(一)企業應完善財務管理係統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與變化,企業財務管理政策和方法也在不斷變化。企業要想降低財務風險,必須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完善賬務管理係統,健全各項財務管理製度,並設立合理的財務管理機構,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職責與權限,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從而有效控製財務風險。
(二)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體係
企業領導應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體係,理順各部門及企業之間的關係,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製製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並加速其運轉速度,從企業的實際出發,調整合理的資產負責比率,使企業的資本結構合理化;企業還應建立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體係,建立客戶信用等級製度,以加強應收賬款的防範與控製。
(三)企業應強化風險防控意識
企業應加強領導及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防控意識,提高企業管理者的職業判斷能力,使他們能及時準確的發現和評估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以防範和控製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應定期做好全體員工風險管理意識的培訓與宣貫,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將財務管理意識參透與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當中來,以降低財務風險。
(四)企業應理順內部各種財務關係
為了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各部門之間及企業之間的財務關係,明確各部之間的職責與權限範圍,以避免財務風險出現時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和互相扯皮,從而做到各盡其責。另外,在企業的利潤分配上,應本著對各方負責的態度,合理調整各方利益,真正按職責與權限分配利益。
綜上所述,企業在各項經營活動中,應提高領導及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製,加強財務風險控製,建立財務風險預警製度,建立健全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風險控製製度,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郭複初.財務通論,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
[2]侯婉霞.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的控製,知識經濟,2008
[3]尹平.經營風險與防範,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4]吳世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研究,財會月刊,2007
[5]財務成本管理,注冊會計師教材,2008年版
[6]胡逢才.企業集團財務控製,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7]郭正中,王誌軍.財務風險的防範手段.[期刊論文] —中國石油企業2009
[8]薑群燕.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措施.2009
[9]陳念東,淺議企業財務失敗預警係統的建立.[期刊論文] —林業財務與會計2000
[10]靳軻.淺談我國企業麵臨的財務風險以及相應的防範措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