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會計核算特點分析
財會研究
作者:肖紅英
摘要:跨國企業是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流動的產物,隨著我國企業經營實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涉足國際市場,通過購並、新建等方式發展為規模宏大的跨國企業。而在帶來更多商業發展機會的同時,跨國經營也使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更加複雜,會計核算要求也越來越多。本文就跨國企業會計核算環境及特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跨國企業 會計核算 特點分析
一、跨國企業概述
跨國企業是以本國為經營基地,通過直接的對外投資或跨國購並,在國外形成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從事全球範圍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集團。與國內企業相比,不論是規模還是業務開展上都存在較多的差異。首先,跨國企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經營跨越國界,甚至遍布世界各地,因而開拓的市場更多,業務規模更廣泛,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類型多樣。其次,跨國企業經營以控股子公司或分支機構為主要實施者,而眾多子公司、分支機構的設置增加了跨國企業管理層級的深度和廣度,因而企業管理和控製的難度更大,需要更高的統籌協調能力。第三,跨國企業經營涉及多個市場、多種文化、多種經濟,因而麵臨著更多的經營風險,更注重經營風險的規避和分散。要形成跨國企業,需要企業具備足夠的經濟和資本實力,獨到的經營特色和戰略目標導向,並試圖建立國際化的競爭力優勢。
會計核算是通過會計科目及會計憑證資料記錄的形式對會計主體已經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的反映,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決定著會計工作的效率及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及完整性程度,在跨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二、跨國企業會計核算環境分析
會計環境是跨國企業會計係統所麵對的外部因素,對跨國企業會計核算的方法和程序及會計信息的提供等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對跨國企業會計核算特點具有決定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法律、經濟、金融及政治、社會環境這幾個方麵。
(一)法律環境
國際法律體係主要分為英美法係和大陸法係兩大支,就各國的會計準則而言,英美法係國家的會計準則一般是會計職業團體製定的、通常是原則性的規定,地位要低於法,在公司法、商法等專門法律中很少對會計製度有所涉及,而大陸法係國家會計準則一般是立法形式頒布的,並且與會計有關的製度也直接在商法、公司法等法律中,所以首先決定了會計核算的依據有所差別。並且就相關會計製度的規定來看,各國的會計準則通用性也不同,英美日德等國家的會計準則基本與國際通用會計準則差異不大,我國會計準則也不斷完善,目前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正逐步向通用會計準則靠攏。
(二)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影響最大,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社會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也不同,社會生產結構和產品的消費機構也不同,直接決定了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生產經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經濟體製需要與之配套的會計模式才能正確的核算經濟業務的情況。不同的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組織形式和類型也有所差別,因而其會計核算就需要采用最適合其組織形式的方式。另外,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會計理論的水平高低,一般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業務複雜,會計理論隻有領先一步才能引導會計實務的發展。經濟環境也直接或間接的對其他環境因素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金融環境
金融環境實際蘊含於經濟環境之中,但又對企業會計有著特殊的影響。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籌資、投資、經營及利潤分配多個方麵,由於資金供求而與資本市場密切聯係。金融市場發達的經濟下,企業可利用的投融資途徑和工具就越多,而不同的投融資工具所適用的會計核算方法不一樣,所以會計核算程序繁簡不一。企業與金融市場的另一個聯係是通過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對於公司來說代表著投資價值各發展潛力,而證券市場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股市波動已是常態,所以需要企業充分進行會計信息披露以便保持股價正確反映企業價值,越不發達的證券市場越需要透明的財務信息。
(四)政治及社會環境
政治形勢影響一國的社會穩定性,而社會穩定直接影響著幣值穩定和持續經營這兩大會計基本假設,政府采用何種經濟政策,對外國企業態度如何,都直接影響跨國企業的順利運轉。企業要正確反映其業務經營成本和取得的成果,需要在基礎的會計核算工作中充分考慮通貨膨脹、彙率利率變動等不確定性風險的影響,采取謹慎的態度進行會計核算。
三、跨國企業會計核算特點分析
會計核算是任何企業基本的財會工作,記錄和反映著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正確合理的會計核算對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至關重要。一般的國內企業會計核算相比較而言,跨國企業會計核算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