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核算準則適用選擇
國內企業會計核算隻要按照本國的會計準則設置相應的程序即可,因而工作較為簡單。而跨國企業母公司和子公司及分支機構一般不再同一國,不僅跨越國界,甚至跨越洲際,而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法係的國家之間會計準則也有細微的差異,這些差異比如會涉及會計期間的劃分、會計原則的選擇、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等等基本假設問題,因而跨國企業需要因地製宜的選擇適用準則,並尋求母子公司、總分公司之間適用會計準則差異最小,一般情況下很多企業采用通用會計準則作為會計核算的統一準則,也可以分別適用當地會計準則,隻是在編報彙總會計報表時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進行必要的調整。
(二)會計核算麵對的信息需求者麵更廣
會計信息的需求者一般有股東、債權人、政府及社會公眾四大類,跨國企業的會計信息提供首先也要滿足所在國這些直接的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保障會計核算信息準確、完整、及時。而由於跨國企業一般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巨大的社會甚至國際影響,其參與多個國家、多個市場的金融活動和經濟活動,因而其股東、債權人可能遍布全球多個地區,財務業績受到世界公眾的廣泛關注,其子公司及分支機構的會計核算也要考慮所在國政府的要求,並要與母公司會計核算保持一致。因此會計信息需求者的廣泛性決定了跨國企業會計報表的編製不同,不僅格式多樣,而且需要采用複幣記賬,進行報表折算,需要考慮提供多套單個報表的同時編製合並財務報表。這些問題具體到會計核算上,必然涉及到幣種選擇、交易發生日、報表編製日和債權債務結算日的會計計量、期彙合同的會計處理、折算彙率是采用曆史彙率現行彙率還是平均彙率,外幣報表折算損益處理是遞延還是當期確認,合並報表少數股權的確認計量及商譽的確認等等一係列複雜的問題。
(三)會計核算對象種類更多,會計科目設置發生變動
跨國企業業務經營種類一般會出於分散風險的目的而有所增加,同時實施分散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跨國集團母子公司和總分機構的業務差異較大,產品或服務有時甚至不相關,因此會計核算時對象不同,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會有所差異,收入、成本、費用等會計科目設置也必然有所區別,比如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既涉足地產、零售、又涉足能源、電訊等行業,其跨越行業較大,不管是會計科目還是會計核算方法與程序差異都不小。且跨國經營涉及更多的外幣業務,彙兌損益和折算損益科目運用較多,投融資及利息核算也更複雜,彙率、利率差別成為影響會計核算結果的重要因素。
(四)會計核算不僅是記錄和反映業務,也要管理業務
會計核算的基本職能就是記錄並反映企業業務發展的全麵,而由於跨國企業業務的特殊性,麵對的環境及不確定性因素多種多樣,為企業會計利潤實現帶來較多的風險影響,因而需要會計核算不僅準確反映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也要發揮適當的管理和控製作用,交叉運用會計核算方法。比如,麵對通貨膨脹的社會環境,會計核算就需要充分考慮通脹的潛在影響,在會計計量時采用物價變動會計來更公允的反映這種影響。稅收是跨國企業經營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稅收法律的差異及管轄權的設置可能使企業麵臨重複納稅問題,所以會計核算需要將重複納稅排除掉。同時跨國企業母子公司、分支機構之間的內部交易涉及轉移定價管理,會計核算時要科學的製定轉移價格。跨國納稅籌劃也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內容,企業可以利用合法的途徑,如進出口抵稅、優惠稅率、外派勞工薪酬等方麵取得稅收好處。
(五)會計核算采用外包的可行性
財務會計業務外包是跨國企業將會計核算工作交由機構所在地專門會計機構管理,目前跨國企業采用外包的很少,但卻是一種可以嚐試的方式,因為外包可以將跨國企業從繁瑣的會計核算工作中擺脫出來,將會計核算工作交由熟悉當地會計製度的機構也減少了對會計人員技能要求的重大壓力,降低了會計核算錯誤的可能,因而對於希望尋求全球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而言,可以適當考慮其帶來的積極效益。
參考文獻:
[1]莊玲,林峰.跨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管理科學文摘.2007
[2]何麗,馬堅斌.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相關問題探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
[3]張曉軍,蔡雯.跨國企業會計風險暴露的計量與控製[J].財會月刊.2008
[4]何曉娟,雷鳴.跨國公司財務戰略中的稅收籌劃研究[J].網絡財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