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新醫改背景下構建醫務績效管理模式(2 / 2)

四、新醫改背景下醫務績效管理模式的構建

考核實行常規考核和績效考核相結合的辦法,考核推行量化管理,工資發放必須通過考核兌現。

(一)常規考核(工資60%+津貼50%)

主要考核:職工聘任上崗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情況、執行單位紀律情況、參加會議及學習情況、出勤情況、工作崗位堅守情況、個人病事假手續履行情況、個人儀容儀表規範情況、科室衛生保潔情況等。

(二)績效考核(工資40%+津貼50%)

主要考核:職工崗位服務數量、服務質量、醫德醫風及患者和本院職工滿意度等指標。

服務數量實行累計加分,個人服務數量的考核參考以該崗位前三年各項統計數據的平均值為下達工作量(實行月工作量累計得分製,按分核算)及個人專業技術職稱、工資水平為依據確定。

服務質量實行倒扣分值,服務質量的考核由醫院製定切合實際的質量考核細則,(按照不同的科室崗位製定不同的考核指標,實行計分考核)對醫療事故、患者投訴等按責任、程度大小,區分主次予以考核處罰。

(三)考核方法

一次直接核算主要對應一人一崗或一人多崗,由醫院直接核算到個人;二次直接核算主要對應一崗多人,科室根據院方下達的任務,將任務量化分解到個人,再由醫院核算到個人;可分配績效工資由部分財政補助和業務收入結餘兩部分組成;績效工資的發放。所有崗位均按績效考核得分取得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提取額度。按績效工資總額發放,實行定額控製,結餘留用。績效工資發放堅持各科室間、科室個人之間平衡的原則。

(四)醫院績效管理模式的關鍵部分

突出考核重點將醫院重要考核指標(醫療水平,服務態度及病人的滿意程度)和薪酬分配進行掛鉤管理,按照綜合考評得分進行績效獎金的發放,從而在關鍵環節上提高醫院水平。

將醫療費用指標、藥品收入指標、科室結餘指標及成本控製指標綜合融入績效考核模式下,從而強調了公立醫院的社會公益性原則,從而保證了醫院發展趨勢與國家定位政策相一致,從實際上保護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根本上提高了我國醫院水平。

參考文獻:

[1]金丹,胡誌明,張恒星.醫院收費管理的重要作用[J].科技資訊,2010

[2]張英.現代醫院人力資源[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3]王麗娟.醫院績效體係改革初探[J]管理觀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