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1823),字憶孫,號味辛,又號牧庵,江蘇武進人。詩與洪亮吉、孫星衍齊名,為“毗陵七子”之一。有詞集《秋簌吟》。
【貂裘換酒·為張仲冶題《雪中狂飲圖》】
醉亦尋常有。怪寥寥、古今數字,獨傳人口。西蜀東吳天萬裏,忽共尊前奮袖。
卻正是、長安雪後。僵臥碎瓊呼不起,看繁星、曆亂如棋走。此樂也,世能否?
丹青早入長康手。歎圖中、幾番離合,未堪回首。遷客夜郎今已返,謂稚存,君尚顛狂依舊。更笑我、病還強酒。寧可荒墳澆一盞,勝向它、丞相車茵嘔。身外事,盡芻狗。
【釋義】
西蜀,指蜀人張問陶。
東吳,指陽湖人洪亮吉。
奮袖,指畫中人高談闊論、意氣風發的神態。
長康,晉代畫家顧愷之,字長康。
“遷客夜郎今已返”
句,借用李白被流放夜郎遇赦而返的故事,指畫中的同鄉好友洪亮吉上書勸乾隆皇帝,因此觸怒皇上被流放伊犁,次年釋令回籍一事。
“丞相車茵嘔”句,典出《漢書·丙吉傳》,借用漢代丙吉車夫的故事。
“身外事,盡芻(chú)狗”句,典出《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句。芻狗,用草捆紮成的狗,古人用於祭祀,用完棄之。比喻天地無心,任自然之性。
【詳解】
詞寫蜀人張問陶和陽湖(古屬吳國)人洪亮吉雖出生地相隔萬裏,卻千裏相聚。
他們在雪天舉杯暢飲、高談闊論,以至在大醉後以雪花為褥。他們醉眼蒙朧,白眼望天,那燦爛的群星,亂紛紛如枰上棋子。畫中的他倆痛飲大醉,其樂無窮,使我羨慕不已。張問陶像晉代畫家顧愷之一樣畫藝高超,所畫逼真生動,使我這個看畫人如身臨其境。畫中的學者、詩人洪亮吉因上書觸怒皇上被流放伊犁現釋令回籍,他雖曆經危難但仍顯其剛強之性。我們這對友人真是秉性相同,我也和他一樣,以飲酒為樂,完全不顧病體如何。看看我倆和曆代那些有傲岸之氣浮沉宦海的人,我寧可做一介平民,讓人在荒墳上給自己澆上一盞酒,也比在官場醉酒受人訓斥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