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處世集(3)(2 / 3)

驢餓死,狼累死,其原因是共同的:不能亂中求穩,不能當機立斷。

學會彎曲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穀。山穀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柘、柏、女貞等樹,而東坡隻有雪鬆。

這一奇異景觀是個謎,許多人不知所以.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結論。揭開這個謎的,竟是一對夫婦。

那是1983年的冬天,這對夫婦的婚姻正瀕於破裂的邊沿。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他們打算做二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他們來到這個山穀的時候,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鬆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的程度,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彎,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如那些柘樹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西坡由於雪小,總有些樹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鬆,還有柘、柏和女貞之類。

帳篷中的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

丈夫點頭稱是。少頃,兩人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相互吻著擁抱在一起。人的生活亦如此。在我們幾十年的生命裏程中,常常受到大的、小的、內部的、外部的等種種壓力,對於這些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的確承受不了的時候,學會彎曲一下,像雪鬆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就為自己創造了生存下去的環境。

心靈溝通

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它是人類生存的一門藝術。但它不像雪鬆一樣,生來俱有,而是經過後天的生活的反複磨礪,思想的主動修養而形成的。

大將氣度

公元200年1 O月的一天,官渡之戰剛剛打完,曹軍正在清點戰果的時候,一位官員抱著一大捆信件,急匆匆地來向曹操彙報:袁紹倉惶逃走,扔下不少東西,其中有一批書信,是京城許都和曹營中的一些人,暗地裏寫給袁紹的。曹操接過信,翻了一下,讓人一封一封念出來。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紹的,有的幹脆表示要離開曹營,投奔袁紹而去。

曹操的親信聽了這些信件的內容,都很生氣,有的說:“吃裏扒外,這還了得!應該把他們抓起來。”

曹操微微一笑,開口說:“把這些信統統燒了。"

這個命令,使在場人都愣了。

“不查了?”有人輕聲地問道。

“是的,請你們想想:當時袁紹力量那麼強大,連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況大家呢?”

經曹操這麼一說,在場的人都覺得在理。

這件事傳出去,那些暗通袁紹的人才把心裏一塊大石頭放下,旁的人也覺得曹操度量大,體恤部下,能夠容人,願意在他的麾下效力。曹軍的軍心更振奮了。

心靈溝通

“宰相肚裏能撐船”,曹操果然有大將氣度,當然,這也是收買人心的伎倆。不管怎樣,能寬容待人的人必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與愛戴。

古井

有一類人,像古井。

表麵上看起來,是一圈死水,靜靜的,不管風來不來,它都不起波瀾。路人走過,都不會多看它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兒掏水來喝。這才驚異地發現,那口古井,竟是那麼的深,深不可測;掏上來的水,竟是那麼的清,清可見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讓你魂兒出竅。

才美不外露,已屬難能可貴;大智若愚,更是難上加難。

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擁有的抖出來讓別人看。肚裏有一分的,說他有兩分;有二分的呢,說他有三分……

“有麝自然香”已變成了令人發噱的“天方夜譚";“無麝放假香”,才是處世真理。

正因為如此,一旦發現了古井,便好似掘到了金山銀庫,有難以置信的驚喜——以它平而淺,實則它深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知無不言。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盡。每回掏出來的話語,卻閃著智慧的亮光,你從中得到了寶貴的啟示,你對人生有了更堅定的信念。

這口古井不肯、也不會居功,它靜靜佇立,看你變化、看你成長。你若有成就,它樂在其中而不形之於外。

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心靈溝通

此文以井喻人采用對比手法,尖銳諷刺了那種“醉心名利、誇大不實”的社會現象,含蓄雋永,意味深長。

學會寬容

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寺院的高牆邊發現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牆到寺外。長老搬走了椅子,憑感覺在這兒等侯。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牆,再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後小和尚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經變成了長老,原來他跳在長老的身上,後者是用脊梁來承接他的。小和尚倉皇離去,這以後一段日子他誠惶誠恐等侯長老的發落。但長老並沒有這樣做,壓根兒沒提及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從長老的寬容中獲得啟示,他收住了心再沒有去翻牆,通過刻苦的修煉,成了寺院裏的佼佼者,若幹年後,成為這兒的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