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有位老師發現一位學生上課時時常低著頭畫些什麼,有一天他走過去拿起學生的畫,發現畫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師沒有發火,隻是憨憨地笑道,要學生課後再加工畫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學生上課時再沒有畫畫,各門課都學得不錯,後來他成為頗有造詣的漫畫家。
通過上麵的例子,設想一下除去其他因素,歸結到一點:主人公後來有所作為,與當初長老、老師的寬容不無關係,可以說是寬容喚起的潛意識,糾正了他們的人生之舵。
寬容不僅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促成的智慧,事實上隻有那些胸襟開闊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反之,長老若搬去椅子對小和尚“殺一儆百”也沒什麼說不過的,小和尚可能從此收斂但絕不會真正反省也就沒以後的故事。同樣,老師’對學生的惡作劇通常是大發雷霆繼而是狠狠批評,但也因為方式太“通常”了,就很難取得“不通常”的效果。其實這都涉及到一個問題即管理,所謂管理說到底就是理順人與人的對應關係,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達到和諧的統一,真正上檔次的管理是一門藝術。你可以把對方“管”得規規矩矩“理”得筆筆直直,但你不會運用寬容,就可能把人的可塑性和創造力給泯滅,焉又有“藝術”而言?
寬容是一首優美動聽的歌,她給寬容的發出者也帶來好心情。也許她的效應不在眼下卻在將來,不管怎樣都是美好的。
心靈溝通
學會寬容,意味著成長,秀木出林可吸納更多的日月風華,舒展茁壯而更具成熟的力量。
善於寬容,使你心地的綠野春風拂麵,陽光和煦,與你相處給人以和諧溫馨,你會因可愛而美麗。
寬容,是人際關係中最具魅力的粘合劑、潤滑劑。寬容猶如栽花,回報你的是姹紫嫣紅,人生路上就少了荊棘。你付出了寬容,得到的將是彼此的理解、友誼和雙倍的快樂。
多一些同情和理解
有一個男子因犯盜竊罪被告上法庭,各方麵證據都表明,他的確犯了罪,難逃法網了,但他的辯護律師還想為他努把力。他請來那位男子的母親作出庭證人。
可是,事情因為他母親而變得更糟了,那位母親也是個愚蠢的說謊家,在她的供詞中處處自相矛盾。辯護律師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回天無力了。
可就在這時,事態卻來了個l80度的大轉彎。起訴人並不就此罷休,他向老太太發出一連串嚴厲的盤問,顯然是要同時證明那個男子和他母親都有罪。他企圖讓作證的母親丟臉,他對老太太一會兒引誘,一會兒誇獎,一會兒恐嚇,一會兒申斥。她的精神崩潰了,語不成聲,當她擦眼淚時,不小心弄掉了眼鏡,起訴人向後退著,腳後跟正好踩在眼鏡上,踩個粉碎。
法官當即宣布休庭,他讓辯方律師攙老太太下去。陪審團顯然也被起訴人的行為激怒了,他們也許在想:可憐的老太太有了這麼一個犯罪的兒子已經夠不幸了,這個凶神惡煞似的起訴人何必還要那麼殘忍呢?
陪審團隨即複庭,宣布被告人無罪釋放。
這場本該十拿九穩的官司最後卻被起訴人打輸了。
原因就在於原告做人不能做到拿得起放的下。犯罪的事實被起訴人搞糊塗了,他沒有理解這一案情的真實結構,陪審團也沒能理解他的死纏爛打、誓不甘休,更不能理解他在法庭上的凶神惡煞般的表現。
心靈溝通
有些所謂的“真理”其實並不是真理,隻不過雙方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將其故意誤認為是真理罷了。
做“好人”與做“壞人”
大成和小成是一對親兄弟,大成隨父親,小成跟母親。父子倆常去鎮上看電影,都比較愛看武打片。要看懂劇情好像必須先搞清楚“壞人”“好人”。不過,現在的編導似乎越來越玄,叫你一下子很難弄明白,所以大成常常要借助父親的判斷力。有一次,劇中好幾撥人先後出場,父親也許是看得太入神了,問他都說是“好人”。“全部是好人,那怎麼打仗?”大成叫起來,引起滿場子爆笑。
散場出來,父親認真仔細地向大成解說影片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像這種問題,父親從來都認為是含糊不得的,就像他經常教導兒子的:一定要做個好人。跟著媽媽一起生活的小成,好像不如他哥哥有運氣,經常是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有時候也和附近的小孩玩一玩。所以,看電視成了小成的主要娛樂方式。他注意到,在很多連續劇中,壞人總是最後死,等到他開始倒黴或者叫做遭報應的時候,說明戲也快結束了。所以小成覺得,演壞人比較好玩,非但少了許多束縛,而且還可以玩得久一點。
小成在電視上看了一部名叫《勇士們》的外國電影,演的是美軍和德軍之間的戰爭。於是他召集了一幫男孩,玩勇士們的遊戲。大家都要當好人,也就是演美軍。隻有小成自願當德軍。
事後小成告訴媽媽說:“演美軍的人多,隻要被發現,被射殺,就死了,不能再演了。可是願意演德軍的隻有我一個,假如我死了,就再‘複活’,可以繼續玩下去。玩到所有的美軍都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