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處世集(4)(1 / 2)

把你、我、他的缺點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再把你、我、他的優點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然後讓壞人當著觀眾的麵幹出許多壞事,而被加害的好人卻不知道,或者是明明知道卻仍然一如既往地對這個壞人好下去,直到這個壞人自取滅亡或遭到懲罰收場,這就是戲劇性。現實生活卻好像沒有這麼爽,沒有人告訴你誰好誰壞,一切得由你自己去權衡度量。尤其是當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環境,我們會有意無意地相互“摸底”,彼此的頭上都亮著一盞無形的“紅燈”,類似一個預警裝置,一個“好”或“壞”的識別係統。這時候如果有人主動向你“提供情況”,不管你喜不喜歡他,但是你都想聽一聽,你會比較注意“誰好誰壞”的問題。

我們看不到壞人,也不能一眼認定誰是好人。人都有“依靠好人,遠離壞人”的潛在傾向,所以對你來說,早期的“識別”似乎變得非同小可。比如第一天上班,你被引人辦公室,有人隻是打量你一下,有人頭也不抬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有人特意起身招呼你,還拿出水杯倒水給你,你捧著這杯水,你的緊張和拘束被衝淡了,你放鬆多了,僅僅就因為這一杯水!毫無疑問,倒水給你的這個人是個好人,你想,我並不是什麼客人,隻是同事,他沒有義務要招待我的呀?然而,讓我們再反過來想一想,沒有給你倒水的人就一定不好?我們幹嘛要去指望得到一些沒有由來的“熱情"呢?那個倒水給你的人,也並不一定是要博取你的“好”字,也許這是他的待人之道,他隻是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而已。

心靈溝通

做人不要什麼事都和“道德”“好、壞”扯上關係,這樣不僅給自己添加諸多麻煩,還會連累周圍的人。隻做你覺得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要助人為樂,但也不要藐視不肯助人者為“壞人”。

拿起坦誠,放下自私

安妮想開一家時裝店,她對時裝情有獨鍾。但開時裝店需要很大一筆錢,但她手裏的積蓄連租門麵都不夠,她找到好友斯芬商量。斯芬見安妮興趣很高,不想潑她的冷水,打開保險櫃,拿出了所有的現金和信用卡,攤開雙手,對安妮說道,“喏,就這些了,夠不夠?”

“OK,夠了夠了!太謝謝你了,斯芬!”

在斯芬的支持下,安妮的時裝店順利地辦成了。開張那天,斯芬來祝賀,安妮一見斯芬,激動地攤開雙手,.笑著說道: “哈羅!真誠地歡迎你,斯芬!”

兩位好友緊緊擁抱在一起。

安妮的服裝店生意很紅火,但安妮卻沒有歸還斯芬的錢。斯芬因沒有大的用處,也沒有找安妮要那一筆。大約有一年左右,斯芬的姨媽住院,需要一大筆錢做手術,斯芬和姨媽感情很好,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斯芬就想安妮能還一部分錢給她,一她到安妮的時裝店,委婉地說明了來意。安妮的態度卻有些曖昧,推說店裏生意不好,沒賺上錢。

斯芬見安妮的店裏客來人往,隻一會兒就做成了幾筆生意,她真誠地問安妮道: “真是這樣的嗎?”

安妮一見斯芬這手勢,想起當初斯芬幫助她的情景,臉一下子就紅了,把錢還給了斯芬,現在兩人關係一直相處得很好!

心靈溝通

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做人要坦誠、真實,要拿得起,放得下,有困難時要幫忙,這樣也能鼓勵對方坦誠相待。在生活中,我們不妨也經常多給他人以坦誠,這樣,你在任何人心目中的形象都一定是美好的。

信賴自己,不要為點滴小事在腦筋上作無畏的犧牲,還是拿出行動來做你該做的事。

把煩事都拋到腦後

“1945年3月,我學到了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羅勒·摩爾說,“我是在中南半島附近276尺深的海底下學到的。當時我和另外87個人一起在貝雅S·S·三一八號潛水艇上。我們由雷達發現,一小支日本艦隊正朝我們這邊開過來,在天快亮的時候,我們升出水麵發動攻擊。.我從潛望鏡裏發現一艘日本的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我們受攻擊,還繼續向前駛去,準備攻擊最後一條船——布雷艦。突然之間,它轉過身子,直朝我們開來。我們潛到一百五十英尺深的地方,以避免被它偵測到,並隨時準備好應付深水炸彈。我們在所有的艙蓋上都多加了幾層蓋子,同時為了要使我們的沉降保持絕對的靜寂,我們關了所有電扇,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