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被譽為電氣時代,發電站、輸送電線越建越多,各種各樣的電器深入工廠、實驗室、辦公室及普通居民家庭。但電磁場,特別是工業頻率(50~60Hz)的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是人們一直比較關注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初,有關專家開始研討這個問題。起初,專家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電場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場的作用。因為當時人們誤以為這種電磁場中的磁場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可以感覺出來的影響。許多國家的有關衛生保健標準中隻規定工業頻率電磁場中可以容許的電場分量的標準。但後來進行的大量調查與統計分析表明,磁場也能影響人體的健康。在製造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器以及架設輸送電線時,隻考慮對電場分量規定的標準,而沒有考慮磁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人體發生多種腫瘤病變的概率與所受到的低頻電磁輻射有著密切的關係。歐美許多國家的專家和一些政府機構確信,低頻磁場會顯著增大下列疾病的發生率:白血球增生與白血病(特別是對兒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兒形體缺陷、乳腺癌、腦瘤、惡性淋巴瘤、神經係統腫瘤、星形細胞的發展、慢性骨髓細胞樣的白血病、染色體畸變等。有些報告還指出,在電磁場作用下一些激素的分泌減少,還可能是引起乳腺腫瘤發展的原因。
在輻射源集中的環境中工作、學習、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體虛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正常人快24倍。輻射離我們有多遠?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輻射是無處不在的!
家用電器: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等。
辦公設備:手機、電腦、複印機、電子儀器、醫療設備等。
裝飾材料:大理石、複合地板、牆壁紙、塗料等。
周邊環境:高壓線、變電站、電視(廣播)信號發射塔等。
自然環境:太陽黑子等。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抵抗能力不同,每個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
一般受到電磁輻射汙染會引起頭疼、失眠、心律不齊等中樞神經的問題。同時,對於有些人的眼睛也可能產生影響,出現視力下降、皮膚病等現象,重的還有可能致癌。對於孕婦可能導致流產,安裝了心髒起搏器的老人尤其要注意。同時,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但是,對老人、兒童、孕婦及裝有心髒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采取防範措施。
第一節你看見家用電器對你的輻射了嗎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科技產品、家用電器走人人們的生活,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了這些家用電器,人們的生活將會怎樣?可是隨著城市周圍的高壓電、發射塔越來越多,家中的電器設備越來越多,人們感到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傷害。目前,電磁輻射汙染已成為繼水、空氣、噪聲、廢渣之後的又一環境汙染。如果有一天,你所住的房屋突然被告知處在比較嚴重的電磁輻射當中,你會怎麼樣呢?在眾多的家用電器中你能找出輻射能量比較高的電器都是哪些嗎?在我們的家中幾乎每件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比如微波爐、電視機、電冰箱、電吹風機、消毒櫃等。
許多讀者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現代社會中,人們已經離不開各種電器製品,像這樣到處都是危機,步步都是陷阱,人們應該如何來保護自己,如何安全地生活和工作呢?
我們有必要對與電磁波相關的各種家用電器進行一番分析,以便在選擇和應用中做到有的放矢,有備無患。
一、電視機的輻射危害及防護措施目前,電視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有許多家庭甚至還擁有兩台以上的電視機。足不出戶,卻能時時知曉天下大事,這是過去連做夢都不曾想到的。在使用電視機的時候,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你麵前的電視機一直在泄漏著相當高能量的電磁波輻射汙染呢?
近年來,電視機屏幕也越來越大了。大型電視機占了市場銷售總量的1/4以上。在電視機問世沒多久的時候,就有專家提出警告,不要在距離很近的情況下長時間看電視,特別是年輕人和孩子更要注意。
當時,還沒有電視屏幕的遊戲機,現在我們在說明電視機的電磁輻射波輻射問題時,還必須包括使用電視屏幕的遊戲機。
英國有多起研究報告指出,有不少例孩子癲癇症很可能是“電視和電子遊戲機癲癇症”,由此引起了轟動一時的訴訟官司。日本也有一段時問發現了類似的病症,引起了各界關注,可是對於原因的調查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直到1995年,日本的電視機和電視屏幕遊戲機的生產廠家才隨著世界潮流開始揭開了事實的真相。
根據生產廠家和機種規格型號的不同,電磁波的輻射強度有所差異。在距離27英寸電視機畫麵30cm處,可以測定出50mGs的電磁波。
側麵和後麵也分別能夠測到相當高的數值。所以特別是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看電視、玩電視屏幕遊戲機的時間以及距離一定要進行認真管理。
1、電視機對人體的傷害電視機對人體的傷害主要表現在3個方麵:一是正電離子,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破壞紅細胞,損傷造血功能等;二是各種強光與反射光,會造成眼睛疲勞、近視、散光、白內障等,這個也屬於光汙染的一種;三是低頻輻射,這是最嚴重的,然而也是最不易察覺的一種傷害,它是電視機屏幕內的顯像管發射的微量紫外線,可以導致頭暈、嘔吐、記憶力衰退,甚至人類癌變和嬰兒畸形等。
電視機還能影響皮膚,造成臉上起斑。當你洗幹淨臉後,再打開電視機連續看一兩個小時之後,照鏡子看自己的臉,臉色會有點發暗。
再用一塊白色的濕巾擦臉,濕巾上會留下一層黑。這是因為傳統的電視機輻射較大,空氣中的灰塵受電視輻射的影響而黏附在臉上。這些於電視使用電子射槍式進行逐行掃描,產生的輻射存在於電視機周圍,尤其是電視機的1m範圍內危害最大。電視輻射能導致臉上長色斑。長期看電視還會產生“電視病”,包括視力下降、頸椎病、腰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一些家電賣場的負責人也承認:傳統顯像管電視確實有輻射,而且輻射多來自於電視機的側麵和後麵。這跟它的工作原理有關係。傳統顯像管是通過電子束撞擊熒光粉而顯示的,電子束在打到熒光粉上的一刹那會產生電磁輻射,盡管許多顯像管產品在處理輻射上進行了比較有效的處理,但要徹底消除還是困難的。不過也有人說,電視屏幕對於各種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強,通常屏幕10cm以外的距離輻射就已經非常小了。相對傳統顯像管而言,液晶電視機和等離子電視機的輻射就小很多,“基本沒有輻射”。這也是由其工作原理決定的。
2、專業人士建議那麼,到底該如何預防或者減少電視機的輻射呢?專家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多種家電同時啟用。
(2)看電視時室內有適當照明,屏幕不宜太亮,平時看電視要平視可稍俯視,不要關燈看電視。
(3)如果可以,不妨在顯示屏上貼張保護膜或者濾光膜。
(4)看電視的距離要適中,可以熒光屏對角線為標準,不超過7倍就可以,4~5倍距離最好。
(5)看電視時間不宜太長,不要連續超過2小時,看電視中間穿插一些運動或者每隔30分鍾休息一下。
(6)看完電視洗洗臉,及時清理麵部皮膚吸收的輻射物質。
(7)在家裏種植仙人掌、仙人球等植物(仙人掌和仙人球能否吸收輻射,目前還沒有完全得到證實);在電視機前放些吸波材料,如竹‘炭等。
此外,在飲食上,應多吃胡蘿卜、西紅柿、海帶、瘦肉、動物肝髒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機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二、微波爐的輻射危客及防護措施電磁輻射的強度與距電器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據測定,微波爐在工作時,它產生的磁場強度為540mnGs,若距離10cm,磁場強度立即降為43mGs,若距離再遠,則再行降低,降到1mGs以下時,對人體就無危害了。所以,為了你和家人尤其是下一代的健康,請你提高電磁輻射防護意識,購買帶有電磁輻射的家電產品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1、微波的汙染和微波爐泄漏問題人體與微波輻射源(如工作的微波爐)距離很近時,可能受到過量的輻射能量而導致頭昏、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研究發現,當人眼靠近微波爐泄漏處約30cm的時候,微波能達1mW/cm2時,會突然感到眼花,檢查眼底見視網膜黃斑部上方有點狀出血。
微波爐的加熱腔體采用金屬材料做成,微波不能穿透出來。微波爐的爐門玻璃是采用一種特殊的材料加工製成,一般設計有金屬防護網、載氧體橡膠、爐門密封係統和門鎖係統等安全防護措施,可以防止微波泄漏。人體最容易受到微波傷害的部位是眼睛的晶體。如果眼睛較長時間受到超過安全規定的微波輻射,視力會下降,甚至引起白內障。為了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國際電工委員會和我國有關部門規定,在微波爐爐門外5cm處,測得微波的泄漏不得超過5mW/cm2。
至於微波泄漏問題,應該說是在微波爐製造中首先應當解決的要素,而且廠家目前都隻能采用被動密封、分級鏈式斷路。最初級的一種方式叫機械防泄漏,主要靠爐門的密封性來實現防微波泄漏。而國外的一些著名微波爐製造商,則利用微波本身的特性,采用環繞抑製的結構,使整爐的微波泄漏控製到最小。先進的電控機構可以及時切斷磁控管的工作電源,以確保無微波泄漏。如用於隔斷微波泄漏所采用的三級連鎖防護技術。三級連鎖包括初級連鎖裝置、次級連鎖裝置和監察器。初級連鎖裝置可在瞬間使磁控管停止工作;次級連鎖裝置則是初級連鎖裝置的雙保險,萬一初級連鎖防護沒有奏效,次級連鎖就會立即承擔起阻斷磁控管發射微波的工作;在以上兩道防線都沒有履行職責的情況下,監察器——也就是第三道防線,就會使電流短路,斷開保險絲。這樣,微波就消失了。需要說明的是,要讓監察器工作的概率是很低的,一般來說,前兩道防線就足以使微波爐停止工作,防止微波泄漏了。
微波爐中泄漏出來的微波在空間傳播時,它的衰竭程度與離微波爐距離的平方大致成反比關係。這就是說,假如在微波爐爐門處每平方厘米的微波爐泄漏有10mW的話,那麼在lm以外的空間隻有0.001mW的強度了。何況微波爐爐門實際的泄露量要遠遠低於這個數值,國際標準嚴格規定微波爐微波泄漏量不得大於5mW/cm2,我國一些生產廠家的出廠技術要求都控製在國際標準的1/5,即1mW/cm2以內。
2、專業人士建議消費者既不要對微波輻射置之不理,也不要過分緊張,隻要你合理選擇,使用防護得當,就可以充分享受到高科技帶給你的舒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