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全心投入,付出才能傑出(2 / 3)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李潔卻能做到?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缺少自動自發的精神,而缺少這種精神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麵對任務,不停地為自己找借口。於是當麵對比較難的任務時,即便是自己有潛力做到,我們也不願意去挖掘自己的潛能。表麵上看是能偷懶就偷懶,覺得便宜了自己,實則卻是害了自己。

可惜的是,現實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在工作中總是抱著付出更少、得到較多的思想行事。如果他們能夠花點時間,仔細考慮一番,就會發現,工作和人生的因果法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沒有不勞而獲的。你帶給老板多少結果,老板就會給你相應的回報。一名自動自發的優秀員工,不但能做好老板交代的事情,而且把事情幹得漂亮些,老板必然會對你另眼相看。

做20%的A類員工

“20—70—10活力曲線”是傑克韋爾奇提出的一種管理方法。在這個活力曲線中,用正態分布的形式區分出最好的20%、中間的70%、最差的10%。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20%的員工占用了企業80%的資源,或者說20%的員工占有了企業80%的薪水成本。

GE活力曲線

GE活力曲線以業績為橫軸,以組織內達到這種業績的員工的數量為縱軸,由此得到一張正態分布圖。

A類員工充滿激情、思想開闊、富有遠見且勇於承擔責任。他們不僅自身充滿活力,而且有能力帶動自己周圍的人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是否擁有這種激情,是A類員工與B類員工的最大區別。B類員工是企業的主體,他們最有希望上升為A類員工,從而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C類員工是不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人,他們更多是對其他員工的工作產生負麵影響,破壞激勵,使得目標落空,管理者對他們應采取快刀斬亂麻的策略,快速將他們淘汰出局。

員工分類有所不同,薪酬、期權和升遷自然也會受到影響。A類員工所獲年度加薪一般是B類員工的2~3倍,外加期權;B類員工一般也會獲得不錯的加薪,其中的60%~70%還能得到期權;C類員工則什麼也得不到。

因此,如果你不想淪為職場最底層的一棵“小草”,那麼,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動自發,自我成長,長成一棵擁有“陽光資源”的參天大樹,也就是成為占有企業絕大部分資源的20%的優秀員工。

這需要從裏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努力。

1.工作時間不要與同事喋喋不休,這樣做隻能造成兩個影響,一是那個與你喋喋不休的人覺得你很清閑,二是別人覺得你倆都很清閑。

2.不要將企業的財物帶回家,哪怕是一把廢棄的尺子或一個鼠標墊。

3.不要僅為賺取更多的錢,就給企業的競爭對手做兼職。更不要為了私利,將企業的機密外泄,這是一種職場上的不忠,是員工之大忌。

4.不要將個人的情緒發泄到企業的客戶身上,哪怕是在電話裏。在拿起電話前,先讓自己冷靜一下,然後用適當的問候語接聽辦公桌上的電話。

5.不要一到下班時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你未能在下班前將問題解決好,那你必須讓主管知道。如果你不能留下來幫忙,那你應於抵家後打電話問問事情是否已得到控製。就算是平常,在離開企業之前,向你的主管打聲招呼也是好的。

6.修煉一項必殺技。唯有擁有著出眾的才能,才能讓你不可替代;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7.盡量選擇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生活的真正悲劇並不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足夠的優勢,而在於我們未能使用我們擁有的優勢。本傑明·富蘭克林把浪費的優勢稱為“陰影裏的日晷”。每個人的天賦各不相同,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喜歡並一學就會,就可能很擅長此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穩操勝券。工作中,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必總是把精力大量地耗在自己的弱勢上麵,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是抵達成功的捷徑。

8.先埋頭再出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剛參加工作時必須消除不現實的幻想,我們應該認識到,沒有任何工作是卑微並且不需要辛勤努力的。年輕人應該磨去棱角,適應社會,不斷充電,提升能力。要知道,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步入社會時都隻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一個人,隻有放下架子,埋頭幹活,打牢根基,才能在日後有所作為。

主動挑戰“不可能”

很多人在麵對挑戰和考驗的時候,就會退縮。在這種狀況下,我們不該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冒風險?為什麼要比別人強?為什麼要嚐試?”

該問的是:“為什麼不?”

你必須了解,一旦啟動了自動自發的按鈕,你就會有超強能力。你會冒風險,因為這是獲取回報的唯一途徑。你會變得更好,因為你在乎這件事。你會勇於嚐試,以避免後悔當初。

沒有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知道,沒有辦法或不可能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它隻能使事情畫上句號,所以請馬上刪除這樣的想法。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總有一種最合適的辦法。它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你應該把它加入你的大腦中。

每個人的內心始終存在著兩股力量,其中一股是:“我天生是來做偉人的,我應該什麼都可以做到”;另一股力量卻時時在打擊我們:“你辦不到!”兩股力量的鬥爭在遇到困境與失敗時會變得更加激烈。其實,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懷疑和畏懼失敗。

紐約華爾街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金融街,在這裏,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華爾街不是女人待的地方。”然而,就有一位沒有任何金融背景的女人,用她非同尋常的勇氣書寫了一段華爾街的職場傳奇。

那時,她剛從美國一所大學的中文係博士畢業,她需要一份工作。

一天,她在翻閱《紐約時報》時看到了舒利文公司的招聘廣告,要求求職者商學院畢業;至少三年的金融專業或銀行工作經驗;能開辟亞洲地區的業務。

顯然,舒利文公司的各項要求她幾乎都不具備,唯一符合的是她能夠熟練地運用中英文。這是對在亞洲市場拓展業務唯一有所幫助的條件。

盡管如此,她還是很快整理好個人資料給舒利文公司寄了過去,結果石沉大海。但她並不氣餒,堅持每天給舒利文公司打電話聯係,以致公司人事部門一聽到是她的聲音,便想著各種理由婉拒。

難道就這樣放棄?不能,絕不能!她告訴自己。

最後,她鼓起勇氣撥通了舒利文公司總裁的電話。在電話裏她坦言:“我沒有商學院的學位,也沒有在金融業的工作經驗,但我有文學博士學位,文學就是人學,長期的文學熏陶使我善解人意。在獲得博士學位的過程中,我知道怎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是一個女性,經受了許多困難和歧視,但我不僅沒有退縮,反而變得更加堅強。基於我擁有的這些優點,我將成為公司的財富,而且相信公司也一定會為我提供這個機會,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的事情。我很想到你們公司工作,但打了好多次電話都被拒絕了,請您給我一次機會吧。公司聘用我而我沒有幹好,最多損失幾個月的薪水。如果公司認為在我身上投資有風險,那你們可以先不付我薪水呀。”她劈裏啪啦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

半個小時後,公司給她打來電話,讓她去公司麵試。

經過七次嚴格的麵試後,舒利文公司拒絕了一百多名有金融背景的求職者,錄用了她這個對金融一無所知的文學博士。結果大出人們的意料。

經過五年的艱辛努力和不斷進取,她因業績突出,從舒利文公司的普通一兵,破格提升為副總裁,成為該公司創立以來的首位外籍女性高級主管。跨國銀行爭當她的客戶,頂級公司紛紛向她拋來“橄欖枝”,希望以高薪聘請她加盟。

她成了華爾街的傳奇!

她就是裔錦聲。

她曾問過舒利文公司總裁為什麼最終會聘用她,總裁告訴她,正是她連珠炮似的話,尤其是最後一句話感動了自己。“因為你是一個不會向生活妥協的人,而我們公司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專業知識可以學習,但永不言敗的性格卻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你的勇氣和信念已經遠遠超出了求職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