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達州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慢病防控研究(2 / 2)

3.2 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早期發現

45家機構開展首診測血壓,服務774369人;15家開展了45歲以上居民免費血糖檢測,服務10 403人;29家機構開展了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服務27 080人。

3.3 慢性病病例報告情況

12(26.7%)家機構開展了新發腦卒中病例報告,共報告病例515人;9家(20.0%)機構開展了急性心梗病例報告,共報告病例361人,31家機構開展了死亡病例報告;共報告病例1 014 人。

3.4 主要慢性病患者、高危人群管理情況

45 家( 100%)機構開展了高血壓患者管理工作,建立患者健康檔案74 434份,其中隨訪管理51 539人;規範管理24 646 ;21家機構開展了高血壓高危人群管理工作12 287份,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檔案12287份,其中隻有6家機構開展了隨訪管理,隨訪757人,開展規範管理為571人。

4 結果與討論

4.1 滿意度信任度均過半,需要進一步提高

資料顯示,目前社區醫療機構已成為居民看病的重要渠道。社區醫院對實現居民“小病進社區”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醫療支出。居民到社區醫療機構經常就診的占20%,偶爾去的占50%,從未去過的為30%。在經費支出上,居民就診支出50元以下的占50%,50-100元的占33%,100-200元的占15%。同種小病治療比到大醫院少花費70%以上。

不僅如此,居民對社區醫療機構診療水平也較為滿意,滿意及比較滿意的評價為50%,在服務態度評價方麵,表示滿意的占33%,比較滿意的占53%,一般的占16%。可以看出,由於社區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功能中的積極表現,已贏得了大多數社區居民的信任。

4.2 需要進一步完善規劃提升造血功能

從社區醫療機構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廣大市民在普通病症時選擇社區醫院,但由於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發展壯大,“分步驟推進社區醫療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如在社區醫療機構用房麵積、設備配置、人員配置等方麵統一標準,擴大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的覆蓋麵。同時,積極推進大醫院托管,組織“名醫進社區”活動,強化社區醫療機構的衛生服務功能和提升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盧若豔,鄭振佺.福州市某區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醫學與社會,2010(09).

[2]張俊平.社區個性化健康教育對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