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我們都要善於借用他人的力量,善於借力打力,就會收獲更大的成功。
世界船王丹尼爾·洛維格購買第一艘貨輪時,因為沒有東西可抵押而被銀行拒絕。情急之下,他找到一家信譽好的石油公司,設法跟這家公司簽訂了租賃合同,將自己準備購買的貨輪租借給石油公司,租借費用來償還銀行的貸款本息。銀行看好這家石油公司,就把錢貸給了洛維格。於是洛維格有了第一艘貨輪。接著,他又用同樣的方法,買下了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最終成為美國實業界的巨頭。
洛維格的發家奧秘,其實就是借力打力。有些人做生意,兩耳不聞窗外事,往往生意失敗而不知其因。“隻拉車,不看路”被視為蠻幹,路子不對,幹得越多,結果可能越糟。無論是工作還是創業,也是這樣,不注意分析身邊的有利形勢或機會,就有可能給你帶來風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很好地運用借力打力的人少之又少,他們總是浪費資源、耗費精力而毫無所獲。敢於借別人的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是一種膽識,一種智慧。競爭中各種參與者各展身手,如果能夠成功借力打力,一定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把缺少的資源整合回來
某家科研機構曾對1000名初入職場的人進行過追蹤調查,這些人中95%的人都渴望在職場獲得成功,但隻有30%的人在5年後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比較認可,這些人中間認為“完全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隻有3%,97%的人認為自己“借助他人的幫助獲得成功”。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職場中,整合確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能讓我們事半功倍。但是,又隻有少數人意識到整合的重要性。大多數人或已經被資源短缺嚇退了腳步,或是已經知道缺的可以整合回來,卻不敢整合別人擁有的資源,或者找不到整合的方法,結果他們遭遇了失敗,卻不知道自己才是自己“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一天,年輕的希爾頓在繁華的達拉斯商業區大街找到一塊適合做旅店的地。他找到這塊土地的所有者——老德米克。經過協商,老德米克開價30萬美元出售這塊地皮。
希爾頓來了建築設計師和房地產評估師給他的旅館進行測算,如果按他設想的那樣去建一個旅館起碼需要100萬美元。而當時,希爾頓東拚西湊也隻有10萬美元。
按一般人的思維,要實現希爾頓的想法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知道,希爾頓沒有卻步,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簽訂了買賣土地的協議,土地出讓費為30萬美元。
希爾頓告訴老德米克:“我想買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錢隻夠建造一般的旅館,所以我現在不想買你的地,隻想租借你的地。”老德米克有點發火,希爾頓認真地說:“如果我可以隻租借你的土地的話,我的租期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為3萬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權,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麼就請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這塊土地上我建造的飯店。”老德米克一聽,轉怒為喜,“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好事,30萬美元的土地出讓費沒有了,卻換來270萬美元的未來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權,還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飯店。”於是,這筆交易就談成了,希爾頓第一年隻需支付給老德米克3萬美元就可以,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貴的30萬美元。這樣希爾頓省下了27萬美元,但是這與建造旅店需要的100萬美元相比,差距還是很大。
後來,希爾頓又以老德米克的土地作為抵押去貸款,從銀行順利地獲得了30萬美元,加上他剩下的7萬美元,就有了37萬美元。可是這筆資金離100萬美元還是相差很遠,於是他又找到一個土地開發商,請求他一起開發這個旅館,這個開發商給了他20萬美元,這樣他的資金就達到了57萬美元。
1924年5月,希爾頓旅店在資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況下開工了,但是當旅店建設了一半的時候,他的57萬美元就全部用光了,希爾頓還是來找老德米克,此時的老德米克已經被套牢了,隻能出資繼續完成旅店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爾頓名字命名的“希爾頓旅店”建成開業,他的人生開始步入輝煌時期。
希爾頓不愧為成功的整合者,他不懼怕一無所有,而是勇於整合,並善於整合別人的資源,為我所用,為我創造價值。而且這種整合不一定要付出代價,可以用投機取巧但是不觸犯法律的方法,廉價地“拿來”,甚至免費地“拿來”,拿來之後,再改頭換麵,高價地“拿去”,這就是智慧和成功。
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在現代社會裏,社會的協同性給整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善於整合者完全可以從他人身上整合自己缺少的資源,從而賺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每個人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經驗和能力不足的窘困,這就需要用智慧解決問題,靠整合資源彌補自己力量的不足,這樣才能創造出奇跡。
剛開始辦事業的人,常常會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由於沒有足夠的經驗,專業技能也不突出,作為新人總會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一無是處,這個時候不妨整合他人的“錢袋”、“腦袋”,來壯大自己,讓自己擁有充足的資源,這不僅需要膽識,更需要技巧。
猶太人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有1元錢,卻不能換來10元甚至100元,你永遠成不了真正的成功人士。”怎樣讓1元錢變成10元、100元,不能指望魔術,而是要利用整合。—想讓1元增值的方法很多,但最有效最簡單的無疑是整合,如果我出1元錢,別人出9元錢,就有了10元錢,用這10元錢就有可能幫你掙回來10元、100元。
所謂成功,並不是需要最初就擁有多少資源,而是要巧妙地整合他人的智慧和金錢,以獲得事業上的驚人成就。有些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不知不覺地狂妄自大,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超人,拒絕向外界整合。他們凡事以個人構想為中心,漠視了其他人的意見,無形中把所有人的智慧抹殺了,倒退至一個人支撐的局麵。假如有雄心在職場上大幹一番,就必須借用別人的資源,固守個人風格,隻會困於自己的圈子,永遠不會有宏大的成就。在會借的人眼中,成功就是這樣的簡單,借用他人的力量來積累自己的“第一桶金”,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是一條成功的捷徑。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成功人士都在負債經營,可見借錢、借資源、貸款並非壞事,負債者並非都是揭不開鍋者,也有若幹家大業大者。對於打拚的人來說,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借米下鍋也能做出一鍋好飯,沒有米再大的本事也無濟於事。善借和善用他人之力,才能成為生意場上的“巧婦”。
善於借勢,做聰明的“小豬”
借勢是一種高智慧的謀略,借助勢力進行鬥爭,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借助勢力解決自身危機,可以獲得優勢或轉危為安、轉弱為強。生活中需要借勢的情況很多,所以我們說,借勢是不可缺少的成功謀略。
天下最有利的,莫過於勢;善於借勢,不僅會助困頓者從逆境中走出,更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財力物力做成一件事情,為成功者錦上添花。借勢未必是損人利己,恰當的、周密的借勢,通常會帶來雙贏乃至多贏。借勢的對象很多,可以是宏觀環境的變化,可以是強大的對手,也可以是一向友好的夥伴。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善於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