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轉轉,口袋滿滿
現在有一句順口溜:腦袋空空,口袋空空;腦袋轉轉,口袋滿滿。要想賺錢,就要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為自身發展闖出更廣闊的新天地。
我們不是沒有好的機會,而是沒有好的思路。思路影響和決定了人的精神和素質。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由於人的思路不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同,各種行為也就不同。有的人因為具備先進的思路,雖然白手起家,卻能出人頭地;有的人即使坐擁金山,但由於思路落後,導致家道中落,最後窮困終生。
戴高樂說:“眼睛所到之處,是成功到達的地方,唯有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隻有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事物的人,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一個鐵塊的最佳用途是什麼?
第一個人是個技藝不純熟的鐵匠。在他的眼中,這個鐵塊的最佳用途莫過於把它製成馬掌,他為此竟還自鳴得意。他認為這個粗鐵塊不值得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加工它。他強健的肌肉和三腳貓的技術已經把這塊鐵的價值從1美元提高到10美元了。對此他已經很滿意。
後來,來了一個磨刀匠,他對這塊粗鐵看得更深些,他研究過很多煆冶的工序,他有工具,有壓磨拋光的輪子,有燒製的爐子。於是,他把鐵熔化掉,碳化成鋼,然後經過煆冶,把它們加熱到白熱狀態,然後投入到冷水中以增強韌度,最後他細致耐心地進行壓磨拋光。當所有這些都完成之後,奇跡出現了,他竟然製成了價值2000美元的刀片。
另一個工匠看了磨刀匠的出色成果,並不以為然。與前兩個工匠相比,這個匠人的技藝更精湛,他能更深入地看到這塊鐵的分子——不再囿於馬掌和刀片——他用顯微鏡般精確的雙眼把生鐵變成了最精致的繡花針。他已使磨刀匠的產品的價值翻了數倍,他認為他已經榨盡了這塊鐵的價值。當然,製作肉眼看不見的針頭需要有比製造刀片更精細的工序和更高超的技藝。
但是,這時又來了一個技藝更高超的工匠,他對馬掌、刀片、繡花針不屑一顧,他用這塊鐵做成了精細的鍾表發條。別的工匠隻能看到價值僅幾千美元的刀片或繡花針,他那雙犀利的眼睛卻看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產品。
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又一個更出色的工匠出現了:他說,這塊生鐵還沒有物盡其用,他可以讓這塊鐵造出更有價值的東西。在他的眼裏,即使鍾表發條也算不上上乘之作。他知道用這種生鐵可以製成一種彈性物質,而一般粗通冶金學的人是無能為力的。他知道,如果煆鐵時再細心些,它就不會再堅硬鋒利,而會變成一種特殊的金屬,富含許多新的品質。
於是,他采用了許多精加工和細致煆冶的工序,成功地把他的產品變成了幾乎看不見的精細的遊絲線圈。一番艱苦勞作之後,他夢想成真,把僅值1美元的鐵塊變成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產品,同樣重量的黃金的價格都比不上它。
但是,鐵塊的價值還沒有完全被發掘,還有一個工匠,他的工藝水平已是登峰造極。他拿來一塊鋼,精雕細刻之下所呈現出的東西使鍾表發條和遊絲線圈都黯然失色。待他的工作完成之後,你便看了牙醫常用來勾出最細微牙神經的精致鉤狀物。1磅這種柔細的帶鉤鋼絲,如果能收集到的話,要比黃金貴幾百倍。
從幾美元到比黃金貴幾百倍,這個差距可以歸結為創造力的體現,或者說這中間的差價,就是思維的價值、創造力的價值。
一個人能在思維上創新,能想他人之不敢想,為他人之不敢為,就能發現他人視而不見的商機,創造出他人所沒有的東西,可謂“觀念一新,萬兩黃金”。
任何看似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總能找到相應的方法去解決。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思路往往決定了他會向哪個方向走,而他又會向前走多遠。如果缺乏好的思路,即使他再聰明、再有抱負,也會和成功失之交臂。擁有了好的思路,就能夠順利解決問題。
1916年,猶他州的弗納爾鎮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磚砌的銀行。這座銀行將是小鎮上的第一家銀行。鎮長買好了地,備好了建築圖紙,萬事俱備,隻差磚還沒有著落。
這時,障礙出現了。這是一個致命的障礙,由於它,整個工程將毀於一旦:從鹽湖城用火車運磚,每磅要2.5美元。這個昂貴的價格將斷送掉一切:沒有足夠的磚,也就不會有銀行了。
一位商人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近乎愚蠢的主意:郵寄磚!
結果是:包裹每磅1.05美元,比用火車運送便宜了一半的價錢。事實上,不僅價格便宜了一半,所謂郵寄過來的磚和火車貨運過來所用的是同一班列車!而就是這麼一個貨運和郵遞之間的價格差異使情況完全不同了。
幾周之內,郵寄的包裹像洪水般湧入小鎮。每個包裹7塊磚,剛好不超重。這樣,弗納爾鎮的居民很驕傲地擁有了他們的第一家銀行。而且,這家銀行全部是用郵寄過來的磚蓋起來的。
可見,麵對難題,換一種思路,則事事可為。一切不可能都有可能被你開動的大腦機器所粉碎。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要解決一個問題,就必須將你的意識提升到這個問題所在的水準之上,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任何問題在善於創新的人眼裏都不成為難題,他們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會用創新的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的突破口。
如果你具備了創新的思維,掌握了創新的方法,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你也會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一個點子就能造就一個企業,有時候一個點子的確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神奇作用。很多財富的發掘就在於那些勇於想和敢於想的人,飛機的發明源於福特兄弟“人類也能像鳥一樣飛翔”的想法,牛頓的萬有引力就在於他被蘋果砸到了頭,大衛·克羅克的離奇想法則造就了“會飛的郵件”———電子郵件。
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有很多人每時每刻都在為尋找成功的捷徑而苦苦思索著。事實上,很多機會就在你的身邊,思路決定出路,隻要能夠轉換思路,那麼便可四兩撥千斤。
市場經濟的規律告訴我們:隻有思路常新才有出路。成功的喜悅從來都是屬於那些思路常新、不落俗套的人們。
想辦法,就一定會有辦法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唯有思考,才能開發出智慧的潛能,才能撞開才智的大門。據科學家計算,現代人的大腦潛在能力十分驚人。人的神經元每秒鍾可接受14~25比特的信息量,就是說,一個正常人的大腦能容納的信息量,約相當於5~7.5億冊書籍的容量。而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腦力開發量還是微乎其微的,人的巨量腦力資源尚有不少處女地有待開墾。而開墾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積極調動大腦的思維功能,采取多種方法,激活大腦的運行,開發潛在的思維能力。
當你麵對一個問題的時候,總是覺得這太難了,怎麼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當你著急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有許許多多的障礙橫在你的眼前,讓你難以跨越。
當你想要做成一番大事業的時候,卻發現手中的資源少得可憐,對我們有利的條件更是幾乎沒有,很難做大做強。
如果以上這些問題你都碰到過,那麼毫無疑問,你已經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是急需突破的時候了。
這種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該如何用極其有限的條件把事情辦得最快最好呢?以下的故事或許能給你啟發:
安德烈·雪鐵龍是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他可算得上是個思路活躍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36歲的雪鐵龍應征入伍,後成為炮兵少尉。
當時,在前線,法軍出現了炮彈短缺的局麵。雪鐵龍提出要建造一座日產2萬發炮彈的工廠,這個建議很快獲得了批準。
可是在那個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想要日產2萬發炮彈談何容易?所有的精壯勞動力都應征到前線去作戰了,哪裏還有人來造炮彈呢?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沒有勞動力是個很難突破的條件製約,可是雪鐵龍創新性地雇用婦女工作。
在當時,人們對婦女普遍抱有偏見,認為她們根本幹不了什麼大事,在家縫縫補補還可以,怎麼能去造炮彈呢?
可是雪鐵龍不顧別人的反對,開始利用這一別人根本不會想到的資源。事實證明,女子並不輸於男子,從開始試生產到正式生產的短短幾個月中,炮彈日產量就由1萬發上升到了5.5萬發。
而雪鐵龍的思路並沒有止於此。在戰後,他向眾人誇下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