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跟蹤流程,保證執行效果(1)(1 / 2)

一流執行必有一流把關

一流的執行必有一流的把關,否則即使執行不缺位,也有可能因為疏忽或考慮不周全而導致執行不完美。所謂一流把關,就是對交到自己手上的工作,要檢查再檢查,細致再細致,考慮再考慮,以確保萬無一失。

在榮事達生產車間,總能看到這樣一個身影,高高的個子,白淨的皮膚,戴著一副藍框的眼鏡,透著一股斯文氣,怎麼看也難以將他和生產工人對上號。

這個人叫張海濱,是榮事達新能源公司的品質部經理。他的辦公室在車間隔壁那棟辦公樓的三層,但他每天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車間,戴著安全帽,和工人一起討論、一起工作。有時工人開他的玩笑,說他是全公司唯一一個不坐班的經理。他聽到這種變相的誇獎,總會笑著說:“那都是被逼的,產品的質量就是我的命根子啊!”

2006年7月,他負責進行“減少電池厚度”的項目,這又將是電池能源領域的一項突破,所以,對於質量的要求極其嚴格。

他一刻也不敢放鬆,不斷察看操作工人對塗布工序的操作情況,並時時提出指導意見。一會兒指出這塊塗布麵密度太大了,會影響電流的傳導;一會兒又指出那塊密度太小了,會影響電池的壽命。有時,他還會親自操作,為工人做示範。在他手下幹活的工人,都有一個感受:不把活幹到100%完美,這個經理是不會罷休的。

就這樣,在張海濱嚴格的督導下,塗布工序的塗布麵密度以及正負極配比完全達到了預期目標,徹底解決了成品電池的厚度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池的電流穩定度。

這個項目結束後,公司領導說要為他開個小型慶功會,卻被他婉拒了:“以後再說吧,現在手上還有別的任務。”說完,又拿起他的安全帽進了車間。

企業就需要這樣一流的把關者。一流的執行就要及時了解事情的變化,以便迅速作出調整,保證每個細節都萬無一失。在執行中,責任心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有責任心但缺乏專業能力,也可以想辦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有專業能力但缺乏足夠的責任心,也有可能難以發現和解決問題;有專業能力再加上強烈的責任心,那就可以獲得最好的結果了。

不斷跟進、檢查與監督

執行要到位,僅靠自覺是不可能的,靠掛在牆上的製度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跟進、檢查與監督。

IBM前總裁郭士納曾說:“人們不會做你希望的,隻會做你檢查的;如果你強調什麼,你就檢查什麼,你不檢查就等於不重視。”沒有人會十分在意沒有人去強調和檢查的東西,因為你不檢查就代表不重視,就代表它可有可無。既然如此,誰還會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這種“可有可無”的事情上呢?如果你想保證多項工作都得到切實的執行,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跟進、檢查與監督。

2001年,世界經濟衰退致使某家高科技公司受創頗重,營業額下滑得厲害。為了提高公司的營業額,企業執行長親自檢視旗下一個重要事業部經過修正後的運營計劃。首先他讚揚事業部主管帶領屬下降低成本的績效,隨後指出他們尚未達到應有的投資回報率目標。接下來他根據事業部的工作現狀提出了一個值得一試的解決方案——建議這個事業部和供貨商共同研擬提高存貨周轉率的方法,以期獲得實質成效。

“你認為你該怎麼做?”他詢問事業部主管,這位主管回答說:“如果有工程師從旁協助,應當能大幅提升績效。”“我需要20位工程師。”事業部主管加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