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商人出門送貨,不巧正趕上下雨天,而且離目的地還有一大段山路要走,商人就去牲口棚挑了一頭驢和一匹馬上路。
路非常難走。驢不堪勞累,就央求馬替它馱一些貨物,可是馬不願意幫忙,最後驢終於因為體力不支而死。商人隻得將驢背上的貨物移到馬身上,馬就有些後悔。
又走了一段路程,馬實在吃不消背上的重量了,就央求主人替它分擔一些貨物,此時的主人非常生氣地說:“如果你替驢分擔一點,現在就不會這麼累了,這都是你自找的,活該!”
沒多久,馬同驢一樣也累死在路上,商人隻好自己背著貨物去買主家。
應聘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商人在途中應該怎樣才能讓牲口把貨物馱往目的地?
A說:把驢身上的貨物減輕一些,讓馬來馱,這樣就都不會被累死。
B說:應該把驢身上的貨物卸下一部分讓馬來背,再卸下一部分自己來背。
C說:下雨天路很滑,又是山路,所以根本就不應該用驢和馬,應該選用能吃苦且有力氣的騾子去馱貨物。商人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造成了重大損失。
結果,C被通用公司聘為業務經理。
A和B雖然都有較高的學曆,但是遇事不能仔細思考,應聘沒有成功。C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曆,但是他遇到問題不拘泥原有的思維模式,善於運用自己的思想,靈活多變,所以他成功了。
C就是一個用自己的思想工作的人。
美國家用電器大王休斯原來是一家報社的記者,由於和主編積怨太深,他一氣之下辭職不幹了。
有一天,休斯應邀到新婚不久的朋友索斯特家吃飯。吃菜時,他嚐到菜裏有一股很濃的煤油味,簡直沒法下咽。但礙於情麵,他又不好說什麼。索斯特不可能吃不出那怪味道,但他也無可奈何,他新婚的妻子是用煤油爐做飯的,那時候大家都用那種爐子,很容易把煤油濺到鍋裏。他當著朋友的麵也不好說妻子什麼,隻好對著煤油爐抱怨:“這該死的爐子真討厭,三天兩頭出毛病,你急用時它偏要熄滅,每次修都弄一手油……”
最後,索斯特又若有所思地說:“要是能有一種簡便、衛生、實用的爐子就好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索斯特的話對休斯的觸動很大。“對呀,為何不生產一種全新的爐具投放市場呢?”有了這一想法後,他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全身心地投入研製新型家用電器上。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在1904年成功地研製出一係列新型的家用電鍋、電水壺等家用電器,成了聞名於世的實業家。
用自己的思想工作的人才能提出革新性的問題,工作才能有所突破。
在公司裏,有些員工缺乏思考問題的能力,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在遇到問題時,不是去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提幾個“怎麼辦”,而是逃避問題,這樣的員工不僅不會受到企業的歡迎,在職場上也難以發展。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也充滿機會的社會。受大環境的影響,企業的環境也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和競爭之中。在這種殘酷的環境中,每個公司必須時刻以增長為目標才能生存。但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都有自己的弱項和局限性,單憑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把企業帶上一座座高峰。所有成功的企業老板都喜歡其他的人能多給自己一些有益的建議,以彌補自身的不足,促進企業的發展。
隻有在工作時多動腦筋、勤於思考,善用智慧工作的員工,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績,才會得到企業的青睞,成為最終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