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終於被銷售員說服了,且沒有追究他的責任。結果廣東這家服裝公司因此贏得了信譽,贏得了更多的客戶,如今,該公司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在企業內要以誠信為宗旨,麵對企業的客戶,我們最需要的也是誠信。一個人具備了誠信的品質後,就為自己奠定了強大的親和力基礎,會吸引一大批朋友和支持者。縱然在某些時刻會遭遇一些困境,也會有人為他掃除障礙,幫他走出困境,踏上坦途。所以,我們要將誠信的品質當做事業的資本,把“誠信”一詞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之中。
大局麵前,學會讓路
做一個優秀的員工,需要培養自己顧全大局、犧牲“小我”保全“大家”的奉獻精神。在大局麵前,人人都要學會讓路,保全公司的利益,就是保全自己的利益。
“在大局麵前,人人學會讓路”,也就是在大局利益和整體戰略麵前,要學會暫時將個人甚至小團體的利益和困難放在一邊,想盡一切辦法為大局服務。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由全麵進攻轉入重點進攻後,華東、陝北兩解放區的戰場局勢一度十分緊張。毛主席全麵分析形勢,做了讓中原野戰軍突破黃河,千裏挺進大別山,實行戰略反攻的英明決策。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危險的任務。因為十萬大軍離開根據地,沒有任何後勤支援,長距離奔襲作戰,隨時都有被敵人衝垮、打散、包圍的可能,而且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當時,部隊中有些議論。首長親自出麵做工作,要求全體官兵以大局為重,義無反顧地挑起這副重擔,盡可能地將敵人吸引過來,以減輕陝北和山東戰場的友軍壓力。劉伯承司令員形象地說,我們中原野戰軍以一個人扭住三個敵人,就可以使兄弟野戰軍用三個人去打一個敵人。
部隊進入大別山後,生活艱苦,病號增加,減員很多,而且沒有了像過去那樣大量殲敵,靠繳獲補充給養的機會,一些指戰員感到吃了虧。對此,劉伯承在大會上公開批評:“打仗有的吃肉,有的啃骨頭。過去山東啃骨頭,我們冀魯豫就吃肉,這次我們也啃一次骨頭,就好像我們輸不起一樣。這是什麼思想方法?”政委鄧小平也多次表示,為了奪取全國勝利,不論付出多大的犧牲,就是將中原野戰軍都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正是因為部隊首長有這種顧全大局、勇挑重擔的思想,中原野戰軍才出色地完成了中央軍委分配的任務,從而使全國的戰局得到了很大改觀。後來毛澤東多次提到,解放戰爭時期,如果沒有中原野戰軍的南下,東北、西北、華北的勝利是不可思議的。
在團隊中,有人當主角,有人當配角;有人打前線,有人守後方;有人當主力,有人當側翼;有人吃肉喝湯,有人啃骨頭。這也就是說,在大局麵前,團隊要精誠合作,就得有一部分人作出妥協與犧牲。
可以說,很多組織的執行力低下,在相當程度上就是由於強調“小團體”,太過注重個人得失而導致的。一個強調個人利益的組織,怎麼能夠戰勝人人都甘於奉獻的優秀組織呢?
執行中,誰都難免會有自己的想法,擔心自己的利益,掛念自己的前途,但為了大局,必須要學會讓路,隻有為大局讓路。隻有保全了大局的利益,個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