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書寫
葉梅塑造得較好的男性往往是過去的,她塑造得較好的現代人,則是女人,尤其是三峽女人。
《花樹花樹》開篇就是女人生產,寫得靈異震撼。七仙女附體在巫師覃老二身上,為即將出生的嬰兒看她們的命樹花樹。難產的女人死去,女兒們在太的撫養下長大。太是個決絕的有骨氣的女人,對於負心的男人斬截如刀。但不幸瑛女重複了被男人辜負的命運,自亡火海。當昭女看到鄉長朱國才皮袍下麵揣著的“小”時,她立刻鄙棄了他,同時也放棄了那個改變命運的公辦老師的名額,要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命運。回鄉知青朱國才本來不願做大隊支書的上門女婿,但家裏因此遭到報複,最後他妥協了。昭女麵對局促的命運,卻決不妥協和苟且。對比之下,女人比男人活得響亮。昭女瑛女的命樹桃樹李樹在她們出生時就種到了母親的墳上,瑛女死去後,昭女決計砍掉這兩棵樹,“猶如砍去冥冥之中一隻任意主宰的手”。這意味著,她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太隻能終生守在這個地方,嚴加看管著自己的命運,昭女則要離開這裏,對命運出擊。昭女出走時想的是:我會回來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且,她要穿過人群,抓住畏葸的大表姐的手。這預示著回歸,同時也顯示出,在女性命運的相互關照中,女性情誼的偉大力量。無疑,葉梅看重女性個體的力量,也看重女性情誼的力量。
《五月飛蛾》中,石板坡的二妹不甘被動接受別人安排的命運,頑強地活在城市裏,守望著隨時可能到來的希望,她尋找幸福的決心,簡直可以令命運低頭。《鄉姑李玉霞的婚事》中,李玉霞主動出擊,把自己出人意料地嫁了出去,她的出嫁不是賭氣,而是主宰生活的自信。粗糲的生活奈何不得她,即使在菜市場賣魚,她的形象也是明眸皓齒的,嗓音也是鮮活嘹亮的,她駕馭著男人,駕馭著自家的日子,活色生香地住在自己的命運裏。
“我希望女人不要甘於做一個弱者,要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裏站立著,勇敢地愛和被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許潛意識裏我們都有張顯女性主義的衝動。”⑦但葉梅的女性主義絕非理念上的,而是行動上的。土家族有一首《龍船調》: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對於這首傳統的歌謠,葉梅進行了新的闡釋,她說,“在河的對岸,星空閃爍的彼岸,有著女人的希望,雖然河水深淺不一,有著不可知的風起雲湧,但過河是一件多麼誘惑女人的事情。……這些要過河的女人,閃動在我的小說裏,她們是《最後的土司》中的伍娘,《花樹花樹》中的昭女、瑛女,《撒憂的龍船河》中的蓮玉、巴茶,《青雲衣》中的妲兒,《五月飛蛾》中的二妹、桃子、桔子、安安,還有鄉姑李玉霞……她們從遠處走到今天,對命運改變的期許,對渡過河流的心馳神往,女人骨子裏的堅韌與無奈,浪漫與現實,溫情與倔強,使她們在不同歲月裏卻有著相似的夢想,又因為性格的差異而走向不同的路徑,那載著她們的一隻隻船兒各自漂流。我凝望著她們,猶如看著我自己的電影。”⑧她更廣闊地認為,是女人過河的欲望鼓舞著男人,推動著世界。
葉梅之所以能夠成功地塑造出這些“過河的女人”,是因為她本人就在一直為理想而過河,無論是作家葉梅、主編葉梅還是女人葉梅,“在做著這樣那樣的事情時,似乎總在趟過一條又一條河流,就如同……‘妹娃要過河’。路程很遙遠,但路的前方總閃爍著明亮的光芒,那或許就是理想。”⑨
葉梅評論好友的小說時提到一句話:“現在的文明是讓女性吃虧的文明。”⑩也許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她才要反撥這種“讓女性吃虧的文明”,她才要塑造一些不虧的女性。不虧是因為不屈,葉梅以她的內在力量,讓這些不虧不屈得以成立,絕不牽強。她與她筆下的女性,是交相輝映的。同時,從這些富有力道的女性身上,能夠看到葉梅的精神之光與人格力量,隻有發光的靈魂,才能用自己的光芒照亮筆下的女性。可以說,這些女性都有著葉梅的靈魂,有葉梅自我人格的外射。葉梅敞亮地說,“私下一直認為,女人還是女人來演比較好。因為靠女子的才能,完全能做好表現自己這件事,何苦勞煩男人來費心揣摩呢?男人恐怕更多要揣摩的是如何做好一個男人”B11。她樸素自然的審美心理,與她身板挺直、活得敞亮的人生姿態是一脈相承的。葉梅的內在傳承自她的母親,母親與她,構成了三峽土家女性的一個精神母係。意誌力極強的母親,熱愛自由,愛憎分明,豁達剛烈,葉梅無疑繼承了母親的性格,俠骨與柔腸兼具。
如果從文化上進行細分,葉梅也是一個文化的移植者,她觀照本民族和本鄉本土的目光,既有內視角的,也有外視角的即嚐試站在外來者的立場上、用陌生化的眼光,來發現自己的民族和鄉土。葉梅民族書寫和地域書寫的些許遺憾,在於她無論是內觀還是外觀,都缺少必要的反思和挑戰性的省視。葉梅女性書寫的些微局限,則在於對女性突破命運的現實基石的構築,有欠厚實和可靠。葉梅的小說寫作還可以更加內在化、更具個人辨識度一些。也許多年來雖與文學貼得很緊,但畢竟不是直接進行創作操練以及跨領域較多的緣故,葉梅自身的小說靈性和感性略有鈍化,在以後的專一寫作中,或可得到糾治,臻於完善。
注釋:
①③⑦葉梅、李魯平:《民族生活的敘事》,《穿過拉夢的河流》,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284頁,第80頁,第288頁。
②④葉梅:《八裏莊的燈火》,《從小到大》,中國社會出版社2013年版,第80頁,第80頁。
⑤⑨葉梅、馮豔冰:《遙遠而明亮的路》,《穿過拉夢的河流》,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277頁,第279頁。
⑥葉梅:《從恩施開始寫作》,《從小到大》,中國社會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頁。
⑧葉梅:《妹娃為什麼要過河?》,《妹娃要過河》,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288頁。
⑩葉梅:《盧克索的花瓣》,《穿過拉夢的河流》,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197頁。
B11葉梅:《由田土司想到梅蘭芳》,《從小到大》,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141頁。
(作者單位:空軍指揮學院軍事學術編輯部。本文係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重點扶持作品“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散點透視”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