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領導的藝術,思路成就魅力(5)(1 / 3)

現在看一看海爾的曆程,海爾之所以能發展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創新,當時什麼都沒有,不管遇到多大的問題都善於找到合適的方法,但通過創新來創造資源,一切都圍著市場轉。二是以方法來應對問題,因為你不可能期望市場上沒有困難沒有問題,與其逃避困難,那還不如用方法去解決問題挑戰困難。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家電市場是一個高速爆炸式的增長時代。很多工廠拚命地擴大規模,而不重視產品質量,因為當時是賣方市場,對消費者的重視不夠。但當時海爾在產品非常緊銷時也沒有盲目擴大產量。80年代末,政府整頓市場秩序,市場變淡,冰箱紛紛降價,但海爾反而提價12%,產品更供不應求。這說明即使在產品爆炸性增長時期,企業也必須重視質量。

20世紀90年代,家電市場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產品出現庫存。電視機行業自1991年以來每年產量都大於市場需求,1998年庫存幾百萬台。各廠家為消化庫存拚命降價,甚至降到成本之下。

海爾的做法是一定不為庫存生產,而是為有價值的訂單生產。例如,當時洗衣機到夏天銷量非常小,一般廠家到這時就減產。當時海爾有人分析,不是用戶在夏天不需要洗衣機,而是當時一般都是5公斤的洗衣機,到夏天可能一次就洗一件襯衣,不如用手洗一洗就算了。於是海爾很快就開發了一個1.5公斤的小洗衣機,在中國市場上銷量非常好。

這就是善於尋找方法的觀念,隻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如果你認為市場是淡季的,就不可能想辦法改變現狀,就會認為賣不出去是正常的;但是,隻要你認為沒有淡季的市場,並為之努力去開拓,就會使生意紅紅火火。

思路突破:隻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

在市場的競爭中,質量隻是一個方麵。真正的競爭中,質量已經不再占據主要地位,而方法是能否穩占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好的方法才能開拓更廣泛的市場。這就是現代競爭中的方法製勝觀念。思想不放鬆,努力找方法,就會創造沒有淡季的市場。

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電在國內已經很有名氣了,但是在美國它卻不為美國的顧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十分慘淡。為了改變這種局麵,索尼派出了一位又一位負責人前往美國芝加哥。但是被派出去的負責人,一個接一個空手而回,並找出一大堆借口為自己的美國之行辯解。

但索尼公司依舊沒有放棄美國市場。後來,卯木肇擔任了索尼國外部部長。上任不久,他就被派往芝加哥。當卯木肇風塵仆仆地來到芝加哥市時,令他吃驚不已的是,索尼彩電竟然在當地寄賣商店裏蒙塵垢麵,無人問津。卯木肇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在日本國內暢銷不已的優質產品,一進入美國竟會落得如此下場?

經過一番調查,卯木肇了解到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以前來的負責人不負責任,使產品留給了顧客不好的印象,致使銷量受到嚴重打擊。在這種時候,卯木肇完全可以回國了,並且可以帶回新的借口:前任們把市場破壞了,不是我的責任!

但他沒有那麼做,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挽救局麵。要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既成的印象,改變銷售的現狀呢?

經過幾天苦苦的思索,卯木肇被“帶頭牛”效應啟發,他決定找一家實力雄厚的電器公司做突破口,徹底打開索尼電器的銷售局麵。

馬歇爾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電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幾經周折,終於見到了馬歇爾公司老總,但是由於自己的產品形象太差而被拒絕代銷,卯木肇回去後立即從寄賣店取回貨品,取消削價銷售,在當地報紙上重新刊登大麵積的廣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了這一切後,卯木肇再次敲響了馬歇爾公司經理的門,聽到的是索尼的售後服務太差,無法銷售。卯木肇立即成立索尼特約維修部,全麵負責產品的售後服務工作;重新刊登廣告,並附上特約維修部的電話和地址,24小時為顧客服務。

經過一係列的改善,在卯木肇的巧言善辯下,經理終於同意試銷兩台。不過,條件是,如果一周之內賣不出去,立馬搬走。

為了開個好頭,卯木肇親自挑選了兩名得力幹將,把百萬美金訂貨的重任交給了他們,並要求他們破釜沉舟,如果一周之內這兩台彩電賣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兩人果然不負眾望,當天下午4點鍾,兩人就送來了好消息。馬歇爾公司又追加了2台。至此,索尼彩電終於擠進了芝加哥的“帶頭牛”商店。隨後,進入家電的銷售旺季,短短一個月內,竟賣出700多台。索尼和馬歇爾從中獲得了雙贏。

有了馬歇爾這隻“帶頭牛”開路,芝加哥市的100多家商店都對索尼彩電群起而銷之,不出3年,索尼彩電在芝加哥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