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做人做事要用腦,開開心心活到老(3)(1 / 3)

一、隨機應變,學會變通,免走冤枉路

或許每個人都欣賞破釜沉舟的堅毅,欣賞臨危不懼的鎮定,欣賞勇往直前的氣魄。然而,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更需要“柳暗花明”的靈機一變。古人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因此,我們也應當學會變通,讓我們的生命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愚公移山的故事,曾經激勵了無數人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奮鬥不息。但是仔細想來,我們除了對他的執著精神感到佩服外,對愚公移山的方法實在是不能苟同,因為為了搬山,他不僅窮其一生,還搭上了兒孫們的幸福,所以說他是一個標準的老頑固。試想,與其辛辛苦苦地移山,不如另尋一個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無奈乎被人們稱之為“愚公”。

其實,生活中的“愚公”不計其數,他們不懂得“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辦事原則,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根本無法實現的事情,而大費時間,浪費精力,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結果也沒見有什麼大的功績。現實生活中的智者,此路不通往往會另辟蹊徑,因為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隻要你學會在生活中掌握變通的原則,那麼最後就一定能夠達到成功的彼岸,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從前有兄弟兩人,由於居住在偏遠的鄉村謀生不易,他們就到外地去做生意,於是兄弟倆把田產變賣,帶著所有的財產和驢子到遠方去了。

他們首先抵達一個生產麻布的地方,弟弟對哥哥說:“在我們的故鄉,麻布是很值錢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錢換成麻布,帶回故鄉一定會有利潤的。”哥哥同意了,兩人買了麻布,細心地捆綁在驢子背上。

接著,他們到了一個盛產毛皮的地方,那裏也正好缺少麻布,弟弟就對哥哥說:“毛皮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麻布賣了,換成毛皮,這樣不但我們的本錢回收了,返鄉後還有更高的利潤!”

哥哥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捆在驢背上,再搬上搬下多麼麻煩呀!”

弟弟把麻布全換成毛皮,還多了一筆錢。哥哥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他們繼續前進,到了一個生產藥材的地方,那裏天氣寒冷,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弟弟就對哥哥說:“藥材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你把麻布賣了,我把毛皮賣了,換成藥材帶回故鄉一定能賺大錢的。”

哥哥拍拍驢背上的麻布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在驢背上,畢竟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卸來卸去太麻煩了!”結果,弟弟把毛皮都換成藥材,又賺了一筆錢。而哥哥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後來,他們來到一個盛產黃金的城市,那充滿金礦的城市是個不毛之地,欠缺藥材,當然也缺少麻布。弟弟對哥哥說:“在這裏藥材和麻布的價錢很高,黃金很便宜,我們故鄉的黃金卻十分昂貴,我們把藥材和麻布換成黃金,這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

哥哥再次拒絕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驢背上很穩妥,我不想變來變去呀!”弟弟賣了藥材,換成黃金,又賺了一筆錢。哥哥依然守著一驢背的麻布。

最後,他們回到了故鄉,哥哥賣了麻布,隻得到蠅頭小利,和他辛苦的遠行不成比例。而弟弟帶回一大筆財富,他把黃金賣了成了當地最大的富豪。

“千萬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做一件事可以有無數種方法,總有一種是最好的,但我們往往會想到最差的那種。所以學著開動你的腦筋,試著換種其他方法,你會感覺豁然開朗。當然,有了這種“換條路”的思考方式,在以後的做事過程中,你就會發現“變通”原則的重要性。

思路突破:牛角尖裏沒出路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想成為那隻跳過龍門的鯉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都可以,它們必須通過一個關卡,那就是龍門。魚兒逆水而上,用盡全身的力氣去跳,但大多數魚還是無法到達龍門的高度,甚至有的魚摔在岩石上,斷送了性命。可是魚群還是不斷趕來跳這個它們看似永遠無法跳過的龍門。懷著成為一個高貴、威武的龍的夢想,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很多的時候,我們做事不必過於執著,因為執著固然可以帶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但是也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困惑。因為如果一心執著而忘了環境的變化,那最後的結果也將變得無法預料。而隨機應變,靈活變通則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讓人受益匪淺。

孫臏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他的《孫臏兵法》到處蘊含著變通的哲學。因為孫臏本人就是一個善於變通的人。

孫臏初到魏國時,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確定他是否真的有才華。

一次,魏王召集眾臣,當麵考查孫臏的智謀。

魏王坐在寶座上,對孫臏說:“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從座位上下來嗎?”

龐涓出謀說:“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來。”

魏王說:“不行。”

孫臏說:“大王坐在上麵嘛,我是沒有辦法讓大王下來的。不過,大王如果是在下麵,我卻有辦法讓大王坐上去。”

魏王聽了,得意洋洋地說,“那好,”說著就從座位上走了下來,“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坐上去。”

周圍的大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也都嘲笑孫臏不自量力,等著看他的洋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