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學會減輕工作負擔(1)(1 / 3)

利用團隊的力量完成工作

任何一項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職場從不相信孤膽英雄。很多工作,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也完全應該借助他人的力量,實在沒有必要自己一個人獨自去扛。那樣不僅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也容易浪費整個團隊的時間。相反,倘若我們能在工作中發揮集體的智慧,利用團隊的力量,則可起到簡化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請看下麵這個例子:

朱明利被公司安排去開發海外市場。一接到公司的工作任命之後,他就很快擬訂了一份市場開發方案。等到開會研究時,他把自己的方案簡單地講了一下,就算通過了。他手下的一些銷售經理當場就提出了一些疑問和合理的建議,但是他卻傲慢地說:“我負責開發市場十幾年,難道不知道該怎麼做嗎?我的方案絕對是正確的,用不著再討論。”

但是因為事先沒有做過調查,也沒有聽取大家的意見,這個方案其實並不完全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甚至在一些重大方針上犯了錯誤。他的一意孤行使公司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的代價。為此,公司不得不對他進行了降職的處分,然後又重新安排了一個人來接替他,繼續開發海外市場。

接替他的人是王達,他深知集合團體智慧的重要性,所以,他一上任,就安排業務員對當地市場開展了細致的調查,然後又召集所有負責當地市場的銷售人員進行討論。

會上,他把自己設想的市場開發方案列舉出來,又讓大家根據自己考察的情況來討論這個方案是否可行。在他的帶動下,業務員們都熱情高漲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他從這些意見中選取了一些好的建議記了下來,進一步完善了方案。

按照這個方案,公司很快就在海外市場上打開了局麵。

在今天這個分工明細的社會裏,工作已不是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依靠團隊來完成的。你必須在必要的時刻明智地借助他人的力量,以使你的工作更加完善和簡潔。

合作精神決定工作業績

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職場,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麵對千頭萬緒的工作的。如果你能把你的能力與別人的能力結合起來,就會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一個哲人曾說過這麼一段話:你手上有一個蘋果,我手上也有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交換後,每人仍然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能力,我也有一種能力,兩人交換的結果,就不再是隻有一種能力了。

一加一等於二,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術,可是用在人與人的團結合作上,所創造的業績不再是一加一等於二了,而可能是一加一等於三、等於四、等於五……

一個人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將直接關係到他的工作業績。幾乎所有的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時,都十分注意人才的團隊精神,他們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和別人相處與協作,要比他個人的能力重要得多。有調查顯示,96%的決策是由團隊作出的,而隻由個人作出的決策卻很少。

有一家生產汽車電器產品的公司,業務科負責采購某一原材料的采購員因病住院,無法及時回公司采購生產急需的原材料,而業務科其他采購員隻顧忙自己的任務,並以業務不熟悉為由拒絕出麵幫忙。他們把自己負責的采購任務出色地完成了,其原材料堆在倉庫裏一年都用不完,而生病住院的采購員負責采購的原材料卻沒能及時供應上來,結果造成公司因缺原材料而停產了一個星期,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這個事例說明,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員工,即使個人工作幹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就像上述所說的那些采購員一樣,隻顧完成自己的工作,但缺少了團隊的協作,即使你做得再出色,采購的原材料再多再好也是沒有用的。這種不肯團結協作的結果,會影響整個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效益。

在現代公司裏,幾乎沒有一件工作是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大多數人隻是在高度細化的分工中擔任一部分工作。隻有依靠部門中全體職員的互相合作、互補不足,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不要被單打獨鬥累死

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種人,他們像獅子一樣,能力超群,才華橫溢,自以為比任何人都強,連走路的時候眼睛都往上看。他們藐視人生規則,不把朋友的忠告當回事,甚至連上司的意見也置若罔聞,在以團隊合作為主的人群裏,他們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合作的朋友。

獨木難成林,再優秀的人,如果不能與團隊合作,也很難取得成功。這是千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美國航天工業巨子休斯公司的副總裁艾登·科林斯曾經評價史蒂夫說:“我們就像小雜貨店的店主,一年到頭拚命幹,才攢那麼一點財富,而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趕上來了。”

史蒂夫22歲就開始創業,從一窮二白打天下,到擁有2億多美元的財富,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不能不說史蒂夫是一個創業天才。然而,史蒂夫卻因為向來都獨來獨往,拒絕與人團結合作而吃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