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驕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員工,像國王一樣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員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他,很多員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電梯,因為他們害怕還沒有出電梯就已經被史蒂夫炒魷魚了。
就連他親自聘請的高級主管——優秀的經理人,原百事可樂公司飲料部總經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稱:“蘋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無法執行任務。”
因為兩人水火不容的形勢,董事會必須在他們之間做取舍。他們選擇了善於團結員工、和員工擰成一股繩的斯卡利,而史蒂夫則被解除了全部的領導權,隻保留董事長一職。
對於蘋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如果他能和手下員工們團結一心,相信蘋果公司將會戰無不勝。可是他選擇了孤立獨行,這樣他就成了公司發展的阻力,他越有才華,對公司的負麵影響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史蒂夫這樣出類拔萃的優秀員工,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公司也隻好忍痛舍棄。
隨著企業規模的日益龐大,企業內部分工也越來越細。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有多麼優秀,僅僅靠個體的力量來發展整個企業是不可能的。而且,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有限,如果事必躬親,那麼一定會把自己弄得十分疲憊。在我國民間頗負盛名的諸葛孔明就是一個不善於利用他人力量的人,結果是他幾乎被累死了。“鞠躬盡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從結果看,他到底是失敗了,導致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不善用人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職場不信奉“英雄主義”
在一個村莊裏,有個農民對自己的玉米收成不滿意。經過私下打聽,他買來一些優質的玉米種子。第二年果然大獲豐收。鄰居都很羨慕,請求他能賣些種子給他們。但這個農民為確保自己的優勢而拒絕了。
第二年,這個農民的玉米收成差了一大截,第三年就更差。他通過再三思考,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他的優質玉米,接受的卻是旁邊田裏劣等玉米的花粉。
從這個例子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俗話說得好:水漲船高,人抬人高。在同一個團隊裏,成員一定要有一種互動精神,融入團隊,才能取得最高的效率,簡化工作。一個人在工作中的價值,除了獨立完成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胡娟和韓小雲同時進入一家服裝公司,同在設計部工作。據說韓小雲是公司的一個高層介紹來的,大家害怕得罪那位領導,對她格外照顧。胡娟則來自普通人家,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但她從沒有嫉妒過,在工作中,她總是與韓小雲相互協作,完成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有時候甚至是毫無保留地幫助韓小雲。
韓小雲也願意同胡娟在一組,她們是工作中的好搭檔,在生活中,韓小雲也非常感謝和欣賞胡娟,她們私下裏交情也非常深厚,關係十分融洽。沒有因為同在一個部門,存在著競爭關係就互相拆台。
一次公司要完成一項任務,需要完成一批圖樣,由於時間緊迫,兩人決定協作共同完成。在這兩人的齊心協力工作下,居然提前高質量地完成了,她們也因此獲得了上司的嘉獎。
曾經有朋友勸胡娟,覺得她這麼無私地幫助韓小雲,實在是太傻。因為韓小雲本來就有關係,這樣幫她隻能是“馱別人過河、拆自己的橋”,讓自己的升遷機會更小。
聽完朋友的話,胡娟說:“我認為事實並不是這樣,我幫助韓小雲並不是拆我的橋,相反對我的發展還很有益處。我幫助她,願意和她配合,並不是因為她特殊的背景,而是因為佩服她的能力和人品。她是一個很有實力的人,我能從她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再說了,如果我自己沒能力,即使領導不看重韓小雲,我也不會有什麼出息。況且,就算升遷的是韓小雲而不是我,我與她配合默契,工作起來也順手。這對我們兩個人都有好處。”
胡娟的真誠也換來了韓小雲的相應回報,從此,她們配合的更默契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並且那位領導通過韓小雲也認識了胡娟,認為兩個人的能力同樣突出,獎勵了她們每個人一筆豐厚的獎金。
在韓小雲被提升為總設計師之後,胡娟理所當然地成為她的助手。但是韓小雲心裏也明白,沒有胡娟的幫助,僅靠自己也不會有這麼突出的成績,她很感激胡娟。不久胡娟因為業績突出,就被調到另一部門擔任正職。
這就是協作給工作帶來的成就。在職業的旅途上,我們總是需要依靠朋友和同事的力量,借助集體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更快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事業的豐收。
一個聰明的工作者、高效率的工作者,總是願意為團隊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貢獻,並努力尋求對團隊最好的方案;願意做幕後工作來幫助團隊取得成功;總是樂於幫助他人,態度積極,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總是能和同事友好相處,願意仔細聆聽他人的觀點。
不過,在實際的工作中,也總是會有一些“自私”的人,他們缺乏互助精神,通常以犧牲他人的利益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對於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根本不關心。而這對企業的危害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