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的五大特點:
一、突發性。商機猶如流星般突然而至,何時出現,出現在哪個領域,往往很難預測。
二、易逝性。商機並不等人,稍縱即逝,生生不息,彼消此長。
三、先入性。商機屬於最早發現和抓住它的人。誰最先發現商機誰就能最早贏得市場,獲得最大利益空間。
四、隱避性。商機並非一目了然,往往被很多外在的形式和假象所包圍,不容易被發現,需要分析判斷、思考、聯想。
五、層次性。商機有大有小,差別很大。大商機可以做大文章,小商機如果挖掘得深入到位也同樣可以做出大成績。
怎樣發現和把握商機
潘俊是某高校的老師,一個星期隻授一天課,收入不是很多,而且過多的閑暇讓他感覺很無聊,經過反複的考慮後,他決定在上課之餘做點兒其他事情。
但初次涉足商海,潘俊感覺項目很難找,一般投資少的行業好象都已經處於飽和狀態,而投資大的項目,自己又財力有限,仿佛發財機會都讓別人占了。
其實商機麵前人人平等,隻要仔仔細細去熟悉市場、調查市場、研究市場,不愁沒有做生意的機會,所謂“處處留心皆商機”。
麵對商機,有人抓住它大幹快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也有人麵對商機束手無策,猶豫不決,坐失時機。商機是項目的源頭。是創業成功的關鍵,那麼創業者應該如何識別和把握商機呢?
第一,高度警覺,快速應對。
商機一閃即逝,誰先入為主,誰就先下手為強。占盡風光。所以創業者要隨時處於高度戒備狀況,一旦發現目標,迅速作出反應,鎖定目標,立即行動。
第二,培養競爭意識,敢打硬仗。
有時很多商機往往被多人同時發現,就象賽場上發令槍一響,運動員都朝一個目標奔跑一樣,就看誰的奔跑意識強,精神狀態好了。一般來說,誰素質高,競爭意識強,準就能在商機麵前穩操勝券。
第三,增強超前性和預見性,不打無把握之仗。
有超前的眼光,能準確分析形勢,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變化,關注市場和消費者心理的變化,並且果斷決策,不坐失良機。這最能反映創業者的遠見卓識和心胸謀略。
第四,善於發現規律、抓住規律。
捕捉商機要以潛在市場需求作為前提條件,而且要從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考察商機。
事實上,市場上從來不缺商機,缺的是發現商機的“火眼金睛”!缺的是能抓住商機的“老虎鉗”!
5年前,國內隻有不到10個城市有中高檔咖啡館,現在250多個城市都有了中高檔咖啡館。
3年前,嬰兒用品隻有一次性尿片和奶粉,現在“麗嬰房”已經成為一家嬰兒服飾專賣店的排頭兵。
去年,鮮奶幹吃片默默無聞,今年滿大街到處都能買到鮮奶幹吃片。
市場上蘊藏的商機實在太多,簡直不勝枚舉。有的是產品,創業者可以做代理;有的是加盟店,創業者可以加盟開店;如果創業者有實力或能力,可以做一家這樣的企業。事實上隻要創業者能加入到這些快速成長中的行業或企業中,賺錢其實並不難。
難的是煉就一雙發現商機的“火眼金睛”,以及將商機變成鈔票的能力!
商機、項目、賺錢的辯證法
趙老師在北京一所中學教物理,教師的工作,中規中矩、有板有眼,但缺乏激情。看到身邊快退休的老同事,閉著眼都可以想象自己20年後的樣子。
當了2年的教師,趙老師隻存下來5000元錢,他準備用這筆錢創業做一番事情。但5000元錢究竟可以做什麼?
趙老師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整整一個星期,翻遍所有的報紙、雜誌、書籍,想從信息中找到幾個項目,可是到了第六天還是一無所獲。第六天夜裏,趙老師頹廢極了,一個人越想越氣,將身邊寫字台的抽屜拽了出來,並且狠狠摔在地上,想借此發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