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說到,卡騰伯恩開始挨家挨戶地在巴黎推銷這種觀測鏡而他又不會說法語。可是頭一年他就賺到了5000美元的傭金,而且使他自己成為那一年法國收入最高的推銷員。H.V.卡騰伯恩告訴我說,這次經驗使他獲得成功能力的提升,比他在哈佛大學念一年書還要多得多,至於對他自信心的影響呢?他親口告訴我說,經過那次經驗以後,他甚至覺得可以把“美國國會紀錄”賣給法國的家庭主婦。
這次經驗,使他對法國人的生活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致使他後來在廣播新聞分析工作中,尤其是談到歐洲事件的時候,顯得特別有價值。
他既不會法語,又怎麼能成為一個推銷專家呢?他先讓老板用很純正的法語,把他該說的那些話寫下,然後再背下來,他去按了門鈴之後,就會有個家庭主婦來應門,於是卡騰伯恩開始背他那一套推銷話語。他那美國口音重得讓人聽起來非常滑稽,然後他再把那些照片遞給家庭主婦看。要是對方提出問題,他就聳聳肩膀說“美國人……”,然後他把帽子脫下來,指著貼在他帽子裏麵的那張用法文寫成的講稿。那個家庭主婦就會大莢起來,他也跟著一起大笑,然後再讓對方看更多的照片。當卡騰伯恩告訴我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很坦自地承認,這個工作實在很不容易做。他告訴我,他之所以能撐過去,隻靠一點信念:就足他決心使這項工作變得有意思。每天早上出門之前,他都要對著鏡子,向他自己說:“卡騰伯恩,如果你要吃飯,就一定得做這件事。既然你非做不可——幹嘛不做得痛快一點呢?為什麼不在每一次按鈴的時候,就假想你自己是一個演員,正站在台上,有很多的觀眾正看著你。因為你現在做的事情,也就象在台上演的戲一樣滑稽,所以何不幹得開心,也幹得熱心一點呢?”
我問卡騰伯恩先生,是否有什麼話要對渴望成功的青年人說說。他回答道:“是的,就是每天早上不妨和自己說說話。我們常常說身體的運動很重要,以至還沒睡醒就起床到處走動。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運動,以便促使我們付諸行動。所以,每天不妨給自己說些鼓舞信心的話。”
這話聽起來可笑、膚淺。或是孩子氣嗎?一點也不。相反的,這在心理學上是絕對正確的。18世紀以前,馬可斯·奧瑞利亞斯在《沉思錄》中有這麼一句話:“生命是由思想組成的。”這句話在今天也仍然正確無疑。
掌握人生的平衡
精神病理學家宣稱,大多數疲勞現象源於精神或情緒的狀態。英國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哈德菲爾德在其《權力心理學》一書中寫道:“大部分疲勞的原因源於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產生的疲勞是很少的。”
美國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布利爾更加肯定地宣稱:“健康情況良好而常坐著工作的人,他們的疲勞百分之百是由於心理因素。或是我們所謂的情緒因素。”
這些久坐的工作者的情緒因素是什麼?喜悅?滿足?當然不是!而是厭煩、不滿。覺得自己無用、匆忙、焦慮、憂煩等。這些情緒因素會消耗掉這些長期坐著的工作人員的精力,使他們容易罹患感冒、精力衰退,每天帶著頭痛回家。不錯,是我們的情緒在體內製造緊張而使我們覺得疲倦。
為什麼呢?因為疲勞增加的速度快得出奇。美國陸軍曾經進行過好幾次實驗,證明即使是年輕人——經過多年軍事訓練而很堅強的年輕人——如果不帶背包,每一小時休息十分鍾,他們行軍的速度就加快,也更持久,所以陸軍強迫他們這樣做。你的心髒也正和美國陸軍一樣的跳動。你的心髒每天壓出來流過你全身的血液,足夠裝滿一節火車上裝油的車廂;每24小時所供應出來的能力,也足夠用鏟子把20噸的煤鏟上一個3尺高的平台所需的能量。你的心髒能完成這麼多令人難以相信的工作量,而且持續50、70、甚至可能90年之久。你的心髒怎麼能夠承受得了呢?哈佛醫院的沃爾特·加農博士解釋說:“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的心髒整天不停地在跳動著。事實上,在每一次收縮之後,它有完全靜止的一段時間。當心髒按正常速度每分鍾跳動70次的時候,一天24小時裏實際的工作時間隻有9小時,也就是說,心髒每天休息了整整15個小時。”
為什麼你在從事腦力工作的時候,會製造出這些不必要韻緊張呢?丹尼爾·喬塞林說道:“我發現症結在哪裏了——幾乎是全世界的人都相信,工作認不認真,在於你是否有一種努力、辛勞的感覺,否則就不算做得好。”於是,當我們聚精會神的時候,總是皺著眉頭,繃緊肩膀,我們要肌肉做出努力的動作,其實那與大腦的工作一點也沒有關係。
一個令人吃驚的可悲事實是,無數不會浪費金錢的人,卻在魯魯莽莽地虛擲浪費自己的精力。
現在,你是不是發現兩眼的肌肉開始聽話了?是不是感到有隻手將緊張揮之而去?不錯,這一效果近乎神奇。但就在剛才經過的一分鍾裏,你已窺知了自我放鬆的秘訣與奧妙。這種方法同樣可用於顎部、頸部、臉上的肌肉、雙肩或整個身體。但是,最重要的器官還是在眼睛。芝加哥大學的艾德蒙·賈可布森博士說過,一旦你能放鬆眼部肌肉,就能忘掉一切憂煩!其理由是,眼睛消耗的能量為全身神經消耗能量的1/4。許多視力頗佳的人常因“眼睛疲勞”而導致視力減退,因為他們增加了服睛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