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增強活力促發展(2)(1 / 3)

光是看見桌上堆滿了還沒有回的信、報告和備忘錄等等,就足以讓人產生混亂、緊張和憂慮的情緒。更壞的事情是,經常讓你想到“有一百萬件事情待做,可自己就是沒有時間去做它們”,這樣不但會使你憂慮得感到緊張和疲倦,也會使你憂慮得患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

賓州大學藥劑研究教授約翰·斯脫克博士在美國藥劑協會宣讀過一份報告《機能性神經衰弱所進發的器官疾病——病人的心理狀態需要什麼?》,這份報告共列舉了11種情形,其中第一項是:“強迫性履行義務的感覺,沒完沒了的一大堆待辦事項。”

但是,這種“沒有止盡,做不完又必須做”的感覺,又怎麼可能憑借清理桌麵這種如此簡單的方法而加以避免呢?對“連續不斷的待辦事件”,真的必須處理完畢嗎?著名的精神病醫師威廉·薩德勒提起過這麼一件事,他有一個病人,就是用了這個簡單方法而免除了精神崩潰。

這位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第一次去見薩德勒的時候,整個人充滿了緊張、焦慮和鬱悶不樂。他工作繁忙,並且知道自己狀態不佳,但他又不能停下來,他需要幫助。

“這位病人向我陳述病情的時候,電話鈴晌了,”薩德勒醫師說道,“電話是醫院打來的。我絲毫沒有拖延,馬上作出了決定。隻要能夠的話,我一向速戰速決,馬上解決問題。掛上電話不久,電話鈴又響了,又是件急事,頗費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釋。接著,有位同事進來詢問我有關一位重病患者的種種事項。等我說明完畢,我向這位病人道歉,讓他久候。但是這位病人精神愉快,臉上流露出一種特殊的表情。”

“別道歉,醫師。”這位病人說道,“在這10分鍾裏,我似乎明白自己什麼地方不對了。我得回去改變一下我的工作習慣……但是,在我臨去之前,可不可以看看您的辦公桌?”薩德勒醫生拉開桌子的抽屜,除了一些文具外,沒有其他東西。

“告訴我,你要處理的事項都放在什麼地方?”病人問。

“都處理了。”薩德勒回答。

“那麼,有待回複的信件呢?”

“都回複了。”薩德勒告訴他,“不積壓信件是我的原則。我一收到信,便交待秘書處理。”

6個星期之後。這位公司主管邀請薩德勒到其辦公室參觀。令薩德勒吃驚的是,他也改變了——當然桌子也變了,他打開抽屜,裏麵沒有任何待辦文件。“6個星期以前,我有兩間辦公室,三張辦公桌,”這位主管說道,“到處堆滿了有待處理的東西。直到跟你談過之後,我一回來就清除了一貨車的報告和舊文件。現在,我隻留下一張辦公桌,文件一來便當即處理妥當,不會再有堆積如山的待辦事件讓我緊張憂煩。最奇怪的是,我已不藥自愈,再不覺得身體有什麼毛病啦!”

良好的工作習慣之二: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行事。

遍及全美的都市公司的創始人亨利·杜哈提說,不論他出多少錢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

這兩種能力是:第一、思想的能力;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行事的能力。

白手起家的查理·魯克曼經過12年的努力後,被提升為派索公司總裁一職,年薪10萬,另有上百萬其他收入。他把成功歸功於杜哈提談到的兩種能力。魯克曼說:“就記憶所及,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因為這一時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計劃當天要做的事,並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弗蘭克·貝特格,每天早晨還不到5點鍾,便把當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是在前一個晚上預備的——他定下每天要做的保險數額,如果沒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的數額,以後依此推算。

長期的經驗告訴我,沒有人能永遠按照事情的輕重程度去做事。但我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事,總比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要好得多。

假使蕭伯納沒有為自己定下嚴格的規定,保持每天寫出5頁稿子的文字,他可能永遠隻是個銀行出納員。他度過了9年心碎的日子,九年總共才賺了30塊錢稿費,平均每天才一分錢!由於他一直把寫作當成最重要的事去做,終於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就連漂流到荒島上的魯賓遜也不忘每天定下一個作息表呢!

良好的工作習慣之三:當你碰到問題時,如果必須做決定,就當場解決,不要遲疑不決。

前麵曾經提過世界著名的亞曆西斯·卡銳爾博士的話:“不知道怎樣抗拒憂慮的生意人都會短命而死。”

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已故的H·P·豪威爾告訴我,當他在美國鋼鐵公司任董事的時候,開始董事會總要花很長的時間——在會議裏討論很多很多的問題,達成的決議卻很少。其結果是,董事會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帶著一大包的報表回家去看。

良好的工作習慣之四:學會如何組織、分層負責和監督。

很多生意人替自己挖下了個墳墓,因為他不懂得怎樣把責任分攤給其他人,而堅持事必躬親。其結果是,很多枝枝節節的小事使他非常混亂。他總覺得很匆促、憂慮、焦急和緊張。要學會分層負責,是很不容易的。我知道,我以前就覺得這個很難,非常的困難。我由經驗也知道,如果找來負責的人不對,也會產生很大的災難。可是分層負責雖然很困難,一個做上級主管的,如果想要避免憂慮、緊張和疲勞,卻非要這樣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