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學會放棄,什麼時候便開始了成熟。我們都要學會放棄: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的、多餘的、該放棄的,都應放棄。
人們常說:“拿得起、放得下的是舉重,拿得起、放不下的叫負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為了你前麵的掌聲和鮮花,學會放棄吧。漫漫人生路,隻有學會放棄,才能輕裝前進,才能走得輕鬆愉快,才能不斷有所收獲。
讓心靈回歸簡單
麗莎·茵·普蘭特說過,“簡單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簡單。”由此可見,最美的生活也應當是簡單的生活。在西方社會,簡單主義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主張。因為大多數的生活,以及許多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和曆史的悲哀。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願意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過簡單而且真實的生活。
史蒂芬是好萊塢的一位著名的導演,他對簡單生活的看法很值得我們借鑒:“我到過許多地方,發現世上許多人的生活比我們簡單得多,然而卻能體現他們自身的價值,更平靜、更悠閑。自然的生活原本是簡單的生活,但是,我們的文化鼓勵我們競爭讓我們一忙再忙。我們已經看不到窗外的陽光、聽不到樹林的聲音,甚至無法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小事情。因此,我要勸告你們:如果你的生活的酒杯裏盛滿了躁動的成分,那麼,你就不能再為任何事情、任何人留有餘地,你便不會欣賞到生活中許多微妙而美好的部分。”
羅金斯是一位出色的律師,年紀輕輕就在法律界小有名氣,剛畢業不久就成功地處理了幾樁大案,才華顯露。他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並盡可能地多接案件,為長久立足打基礎。平常看起來他總是精神煥發,精力無窮,然而在一次和朋友共進晚餐的時候,他卻顯得非常憔悴,像換了一個人。他非常悲哀地對他的朋友說: “工作、工作,我一直覺得成功勝於一切,那為什麼我現在覺得這麼厭倦。”
和羅金斯情況相似的是一個叫彼得的商人。他曾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飲食界聲名顯赫,叱吒一時,可他的晚年卻非常孤寂,喪失了對外界的熱情。強烈的壓倒他人的好勝心得到滿足後,他好像再也找不到生活的樂趣了。並不是時光的流逝,而是褊狹的生活方式讓他應有的生機消失無蹤。
生活在忙碌的現代都市中,我們很少有心思去理會生活中那些簡單的快樂。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有時候小快樂比大快樂更容易讓你滿足,也更能持久。這是因為當你非常快樂時,你的感官受到高度的刺激,但是接下來的快樂卻無法在短時間內進入。因此,快樂過後你會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但是小快樂則不同,它們來自於簡單的事物,就像清澈的天空,就像窗外暖融融的陽光,就像一個陌生人對你的微笑,每每想到它,你的笑容一定會是發自心底的。
當你停下忙碌的節奏,就會發現,生活原本就是簡單而快樂的。當生活在欲求永無止境的狀態下時,我們就無法體會更高一層的生活,那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其實,不論你的環境如何,不論你的狀態如何,所謂快樂的秘訣就是——讓自己的心靈回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