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為利欲膨脹的心“減減肥”(1 / 2)

每個人都有欲望,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多。但是,如果把這種欲望變成不正當的欲求,變成無止境的貪婪,無形中就成了欲望的奴隸。匆匆忙忙往前趕路的時候,別忘了適時停下來,為利欲膨脹的心“減減肥”。

別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樣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裏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哼!腳多,當然跑得快。”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麵前,任憑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體上粘,從頭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粘了,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是腳的軀體,心中暗暗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飛出去了!”但是等它開始跑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製這些腳。這些腳各走各的,它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順利地往前走。這樣一來反而比以前走得慢了。

欲望的支配下,我們會為了權力、地位、金錢而削尖了腦袋向上鑽。這樣的生活,能不累嗎?被欲望沉沉地壓著,能不精疲力竭嗎?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要那麼多到底有什麼用?適當地修剪一下自己的欲望枯枝吧,別讓那些不必要的貪念支配你的生活,不經意地錯過了人生更多的機遇。

阜康錢莊的於老板剛開始想收胡雪岩的時候,曾經仔細向蔣老板打聽了胡雪岩的人品,因為錢莊的學徒,除了能幹之外,還要不能有貪心才行。

蔣老板跟於老板講了關於胡雪岩拾金不昧的故事:那是在胡雪岩十三歲的那年秋天,胡雪岩在家鄉一麵放著牛,一麵感受著涼風迎麵吹來的愜意。路過一個沒有人的亭子時,他想靠在那裏歇息一下,可是就在他要坐下來的時候,發現對麵的柱子旁有一個包袱。他眼睛轉了轉,四下裏都不見一個人影。“奇怪!是誰把包袱放在這裏的呢?”胡雪岩想著,上前打開了包袱,想看看裏麵裝的是什麼。

這麼一看,胡雪岩頓時震驚了,裏麵裝的都是金銀財寶。這些財寶,足夠他花一輩子了。“如果是我的,我再也不用放牛了,也能成為一個小富翁。”盡管有這樣的想法浮上心頭,可是胡雪岩沒有忘記母親的教誨: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於是,他馬上打消了占有這個包袱的念頭,坐在那裏等著主人回來尋。

從上午到中午,從中午又等到了夕陽西下,他的肚子已經在咕嚕叫了,可還是沒有人過來尋物。“也許主人並不知道自己把東西丟了,大概不會來了吧。”這樣想著,他牽著牛就往家走,希望回去跟母親商量一下怎麼才能找到失主。這時,一個客商模樣的人急急朝這邊奔來,仔仔細細地看了亭子內外。胡雪岩料定他就是那位失主,就上前問道:“你是不是在找東西?”

那客商焦急地說:“是啊,我的包袱不見了,那可是我的全部家當啊。”

胡雪岩說:“我撿到了一個包袱,在這裏等候失主一天了,你看是不是你的?”

那客商見了,果然是自己丟的,就拿回了包袱,並從中取出一顆珍珠給胡雪岩作為謝禮。胡雪岩說什麼也不肯要,他說:“如果我貪圖你的錢,就不會在這裏等著把包袱還給你了。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你的,我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你不用謝我。”這位客商不是別人,就是後來將胡雪岩帶出家鄉到外麵發展的張老板。他被胡雪岩不貪財的品質所感動,希望能夠將胡雪岩帶在身邊。

由胡雪岩後來的人生經曆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不是他當初的拾金不昧,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家鄉,到外麵的世界發展,也就不可能闖出一番事業,成為名震一時的“紅頂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