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年,那些感動,那些收獲(1 / 2)

那些年,那些感動,那些收獲

學聯歲月

作者:蒲菠

學聯究竟是什麼?

學聯是家,她在我們孤單的時候給我們依靠;學聯是長輩,她在我們失落的時候,給我們信心;學聯是好友,她在我們惆悵的時候給我們慰藉;學聯是燈,她在我們迷茫的時候,給我們方向。

近日,我所在的韓國成均館大學組織外國人文化探訪活動,我與其他各國的留學生一道拜訪了韓國的一家孝道文化院,並在那裏用了齋飯。

齋飯雖然很簡單,但是文化院的大師告訴我們不能剩一點飯菜,最後連泡著米粒殘渣的水也要喝掉。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們都感到大師的要求似乎過於嚴格。大師告誡道:人一定要學會珍惜,珍惜你飯中的每一粒米,珍惜你的父母,珍惜身邊的同學,珍惜這世界上的一花一草。後來他讓大家思考,來到異國他鄉後,最為珍惜的是什麼。我想,對於我來說,這些年,和學聯一起度過的日子,是我在他鄉最為珍惜的歲月。

2009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畢業的我作為“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的一員,跟許多懷著求學之夢的同齡人一樣,第一次走出國門,去迎接自己新的征程。

在過去的3年中,我先後承擔了在韓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聯誼會、全韓中國學人學者聯誼會和在韓中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的工作,服務的對象包括剛來韓國的公派新生和在韓國辛勤求學的老生們,服務的範圍也從公派生擴大到在韓國的所有留學人員。在和學聯同仁一起並肩戰鬥的日子裏,我同學聯一同成長和進步,既承擔著學聯繁重的工作,同時也享受著學聯工作帶給我的充實和快樂。

這些成長和改變、充實和快樂也一點點地加深我對學聯工作的理解,進一步積澱成了我對學聯工作的一些獨特見解和思考,也孕育出了我對在韓中國學聯未來更上一層樓的希冀和祝福。因此,在這些情不自禁的回憶中,腦海中總能閃現出一些學聯活動的畫景,讓我難以釋懷。也有一些收獲,讓我一直銘記在心,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記憶。

這些年,這些真情的歲月,讓人刻骨銘心。是因為我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留學海外的中國學子,和廣大的留學生朋友一樣,在遠離家人的異國他鄉,在中國駐韓使館、師長、家人、學聯同仁、同學以及朋友的鼓勵和支持下,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奮鬥,所經曆的歲月裏的點點滴滴,是那樣的真實。同時也是作為一名曾經受到過學聯幫助、並繼續傳承學聯的優良傳統、為身邊的留學生朋友貢獻自己力所能及之力的學聯幹部,所得到的切身感悟,是那樣的誠摯。在難忘的同時,那些從時光的流逝中拾取的收獲,讓人倍感溫馨,深受鼓舞,奮發前行。

如果說我在學聯的收獲,那麼首先收獲的應該是和中國駐韓國使館教育處的老師、學聯的同仁和我們共同服務的廣大留學生朋友之間結下的深厚而又真摯的友誼。記得使館教育處王克媛老師曾親切地說道:“我特別喜歡和咱們年輕的留學生交朋友,在一起溝通和交流,因為我也有一顆年輕的心嘛。”在使館教育處老師的帶領下,學聯同仁們開始積極主動地走入同學們的生活,了解同學們的所想、所關心和所需。我們在服務廣大的留學生朋友時,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鼓勵,並且和留學生朋友之間也形成默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也是我們值得自豪的。

收獲友誼的同時,也收獲了感動。這些感動,是我們在學聯工作中,廣大留學生朋友的善良和熱情、忘我和樂觀,所感染我們的感動。還記得2011年的夏天,一位在韓留學的同學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需要大量的經濟資助用於治療。在我們發動大家募捐、說出鼓勵的話以及拍攝鼓舞視頻時,不管是公派生,還是自費生;無論是剛來的本科生,抑或求學多年的學長,都紛紛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獻上自己微薄的愛心。個人的愛心雖小,但滴水以成細流,細流以成江河,江河以成大海,我們的愛心,像大海一樣,源源不斷,彙聚起來,形成巨大的力量,流向需要它的地方,流給需要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