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年,那些感動,那些收獲(2 / 2)

說到學聯的工作,有一點收獲,讓我感到十分受用。學聯的管理製度化,資料文檔化,這是我在擔任在韓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和在韓中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副會長時候,工作上最大的收獲。

這兩個學聯是隨著赴韓留學的高層次人才的不斷增加,近年來才相繼建立的。因此我認為,對於新建學聯的管理,製度化和資料文檔化很有必要。管理的製度化,可以讓學聯的運作更加有效率,也能在學聯的換屆時做到無縫銜接,平穩承續。因為製度化的存在不會因為人員的變動而帶來工作上的遲滯和無效,進而影響到對廣大在韓留學生朋友們的服務。

其次是資料文檔化,可以讓學聯以後的工作做到有例可依,有據可循,從此使整個學聯工作從時間上做到係統化和延續化。我希望我在學聯工作中的這些細小的心得,能為更多服務咱們廣大留學生朋友的學聯同仁提供小小的參考和幫助,進而讓更加廣泛的留學生感受到我們伸出的援助之手,成為信賴我們的朋友。

談到責任,絲毫不能馬虎,也一點都不輕鬆。因為我們作為學聯服務人員,肩負著使館教育處老師們的期望,承擔著同學對我們的信賴。教育處安玉祥參讚時常囑咐我們要把為同學們做實事作為學聯宗旨,牢記心上。因此,如何更好、更加細微地關心我們的留學生,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時常思考的問題。為了讓新生盡快適應異國生活,感受到學聯的溫暖,在擔任在韓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的時候,我同學聯的其他同仁一道,為新生推出了“一站式服務”,從接到公派新生名單主動聯係新生答疑解惑,編寫詳細到衣、食、住、行各方麵的《新生指南》,到機場迎接一個個瞪著大眼對陌生世界感到新奇的新生朋友,再到學校裏的學籍注冊、宿舍安頓、生活便利設施講解和示範。這一切細小的關懷舉措,凝結了學聯同仁們無數個深夜的交流探討,無數個忘記吃飯的規劃安排,也是為了讓我們的學聯,能夠真正地對留學生做到關懷無微不至,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縱然重擔在肩,我們也曾問心無愧,一同走過。

那些年,我們收獲的不僅有友誼,有感動,有經驗,有責任,更有我們受到的鼓舞和支持。作為一名得益於“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而走出國門的公派留學生,近年來,我深切地感受國家和人民對我們海外學子的鼓勵和支持,也見證了祖國日益發展和強大。

還記得2012年參加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與在韓學子座談會時他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咱們國家現在對留學事業和科研工作,在人力和財力上的支持與投入十分巨大,目前正值國家飛速發展和民族複興之時,廣大留學生朋友定能找到你們的用武之地。”那一刻,我深深地被鼓舞了,身逢其時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開拓進取,乘風破浪,為了中華的崛起而努力奮鬥。

學聯是什麼?一個小小的名詞,卻肩負著大大的責任,也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感動。放眼全球,數不清的海外中國學聯,無數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正默默地為之付出,辛勤地為之耕耘,為了廣大海外學子的切身利益,也為了國家的發展和需要,為了民族的複興和崛起,貢獻出自己應有的綿薄之力。在此,我作為一名普通的留學人員,向那些在背後一直奉獻的、為留學生無私付出的朋友們致敬!

(作者現為韓國成均館大學博士生,曾任在韓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全韓中國學人學者聯誼會外聯部部長和在韓中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的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