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比爾·蓋茨還將個人資產約300億美元投入到基金會中,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合並後的基金會功能也做了進一步的延伸。除了致力於建立公共圖書館之外,還注重改善全球衛生保健狀況等。
(二)
經過幾年的曆練,鮑爾默的管理策略越來越深入人心,比爾·蓋茨十分欣慰地逐漸加快了自己的退休步伐。
2005年11月,比爾·蓋茨在倫敦慶祝自己的50歲生日時,對在場的記者表示,自己名下的巨額財富對他個人而言,不僅是巨大的權利,也是巨大的義務。他準備把這些財富全部捐獻給社會,而不會作為遺產留給自己的子女。他宣稱,自己要將巨額財富的98%投入到慈善事業當中。
比爾·蓋茨的這一舉動再次轟動了全世界。
2006年6月,蓋茨對外宣布:兩年後,自己將退出微軟的日常管理工作。
“我相信微軟將會順利地完成過渡工作。”
微軟公司的成熟架構已經使比爾·蓋茨可以安心地離開了。
2008年6月12日,比爾·蓋茨選擇這一天辭去在微軟所擔任的全職工作,功成身退,隻擔任名義上的董事長和顧問。
新聞媒體全程報道了比爾·蓋茨在微軟最後一天的工作,而比爾·蓋茨也用一個幽默的短片對世人對他退休後的工作的諸多揣測做了十分有趣的回應:他沒有加入樂隊,也沒有去拍電影,更沒有去競選總統,而是拋開一切的世事紛擾,將80%的時間留給慈善基金會。
對於比爾·蓋茨來說,與妻子梅琳達和父親一起工作,這一選擇讓他感到十分自在而舒服。
早在基金會成立之初,比爾·蓋茨就開始陸續捐款。在工作間隙,比爾·蓋茨與梅琳達多次進入非洲,到多家醫院進行參觀訪問,與醫護人員及艾滋病、癌症、瘧疾等重症患者親切交談,並與當地政府尋求最好的合作意向。
2004年7月,比爾·蓋茨又將30億美元的微軟股票紅利投入到“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中。隨後不久,比爾·蓋茨又將自己30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的慈善基金,隻留給子女3000萬美元的教育基金。
麵對公眾的疑問,比爾·蓋茨十分平靜地說:
“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麵影響的方法來回饋社會。”
因為蓋茨認為,“帶著巨額財富死去是一種恥辱”。具有同樣的感覺的,還有比爾·;蓋茨的好友沃倫·巴菲特。
2006年6月26日,沃倫·巴菲特以股票的形式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捐款300億美元。這筆捐贈讓蓋茨基金會的資產也增加到了600億美元,全球慈善業中的“巨無霸”就此誕生了。
沃倫·巴菲特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1991年,他與比爾·蓋茨相識於西雅圖的一次私人聚會上。兩人惺惺相惜,並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都喜歡談論世界,談論做生意,並一起打橋牌,打高爾夫球,在一起做很多充滿樂趣的事情。
巴菲特與比爾·蓋茨一起常年占據著福布斯排行榜的前兩位。在比爾·蓋茨運營基金的時候,巴菲特正在考慮如何讓自己的巨額財富回報社會。
幾年以後,當巴菲特看到比爾·蓋茨經營慈善也很在行,而且“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運轉得這麼好,遂決定將自己的錢交給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