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蓋茨感到很意外,但這種莫大的信任也讓他分外高興。
“有了這麼多資金,我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做更多的事了。”
就這樣,世界上兩個最富有的人保持著對生命、健康,以及對世界持有的相同理念走到了一起。
(三)
比爾·蓋茨一直都覺得,“每一個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都有回報社會的責任”。因此,他身體力行,以回饋社會為己任。
但同時蓋茨也知道,自己的目標太大。僅僅靠一個基金會的努力,要實現那個宏偉的目標是不可能的。在所有要做的工作當中,基金會僅僅能做到很少的一部分,而那些富有的國家,包括美國、歐洲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他們能做更多的事情。因此,他更加致力於與政府之間的合作。
除了致力於合作,基金會自身的運作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盡管它比微軟小得多。在基金會中,比爾·蓋茨體會到了另一種成就感。能同一群既充滿工作熱情又抱有一顆善心的優秀同伴們一起工作,讓他感覺十分榮幸。
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基金也受到了嚴重衝擊。為了確保資產不會大幅縮水,基金會還致力於投資一些項目。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富豪都有慈善之心。對於比爾·蓋茨熱心慈善事業的義舉,有的美國人曾這樣評價:
“他將讓那些醉心於購買飛機、遊艇、豪宅供個人享樂的暴發戶們汗顏。”
而巴菲特在簽署捐款意向書時也說,他希望自己的舉動能夠帶動更多的富豪為慈善事業慷慨捐獻。
到目前為止,“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資助對象主要包括四個領域:
第一是改善全球健康狀況,著手研究艾滋病、瘧疾、肺結核、癌症等疾病的治療途徑,尤其是向非洲、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大力捐資。
第二是加大教育投資,創建更多的麵向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並減少因經濟問題而上不起大學的現象。
第三是促進信息業的發展,尤其是著力擴大互聯網的普及,讓所有的人,不分種族、性別、年齡或貧富,都能擁有獲得信息技術的途徑。
第四是改善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現狀。那裏是蓋茨的老家,他自然會特別關照,基金會將向當地社區和貧困家庭提供多種形式的捐助。
而今,比爾·蓋茨正為慈善事業而奔走於世界各地。他心中的目標是致力於政府合作,開展項目研究,從而加速醫療、教育的步伐,並減少貧窮。蓋茨講求實際的個性也體現在基金會的工作當上。他將非洲兒童患瘧疾的人數,以及每年因缺乏特效藥而患結核病的死亡數字等,都牢牢地記在心裏。
2007年,比爾·蓋茨開始關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並在中國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一個十分不起眼的三層小樓。這充分體現了比爾·蓋茨行事低調的作風。
蓋茨致力於同各國政府展開對話,並竭力成為合作夥伴,簽署備忘錄,提供資金援助,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新藥物及大幅度減少發病率。而今,越來越大的成效性讓他對此項工作樂此不疲。
麵對媒體,十分喜愛這個新身份的比爾·蓋茨如是說:
“而今,我們致力於使每年死於瘧疾的人數由2000萬減少到1000萬。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當然,如果能減少到0更是我們最希望的。因此,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